江孜县达龙村:支部化身“领头雁” 乡村振兴“喜羊羊”

政务   2024-11-09 18:40   西藏  
      沿着玉石般的满拉水库走了一段距离后,一个坐落于山沟里的小村庄映然眼前,这里便是日喀则市江孜县龙马乡达龙村。
      近日,达龙村集体经济分红现场,村民齐聚一堂,分红3.5万元现金。“没想到养羊可以这么赚钱?”村民巴桑拿着手里的现金,笑得合不拢嘴。
图为达龙村短期育肥农民合作社分红现场。
      这要放在几年前,是达龙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2021年1月,达龙村“两委”班子换届时,年富力强、头脑活跃的拉巴旦增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拉巴旦增满怀信心,但很快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此时的达龙村集体经济只有一家2020年7月份成立的短期育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时间短、群众参与度低、饲养成本高、无专业人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08万元。村里又没有多余的发展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何把这个只有17户81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拉巴旦增等村“两委”班子成员犯了难。
      为此,达龙村“两委”组织班子成员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回来路上,拉巴旦增感慨万千:“参观其他养殖合作社,他们都采取了村民入股形式,提升村民参与感、责任感。”“我们为什么不把全村的羊集中养殖、集中销售、按股分红呢?”“我们应该依托满拉水库这个优势资源,打造属于我们达龙村自己的养羊品牌!”
图为达龙村组织村民开展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对此,达龙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充分讨论,觉得该建议可行。
      说干就干,拉巴旦增马不停蹄地召开支委会、群众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但村民都不看好这个提议,村中老人更是觉得这个项目不靠谱,纷纷表示:“放牧放了半辈子也没见收入多少,一个‘欧罗’(藏语,译为‘小孩’或‘年轻人’)书记带领我们养羊能赚钱?”
      “大家对新的模式不了解,村民的观望和怀疑也是正常的。”面对群众的质疑和反对,村“两委”并没有气馁,而是挨家挨户倾听声音。
      在充分了解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达龙村党支部重新调整合作社发展方案和模式,并通过调研市场行情,带领部分群众前往其他养羊致富的典型乡镇或村居参观,让乡亲们亲眼见证集中饲养带来的变化,从而打消疑虑,得到支持。
图为达龙村村民剪羊毛。
      经过多方努力下,达龙村“两委”牵头,全村17户以1110只绵羊、19906.36亩草场集体入股。同时,龙马乡党委以“飞地经济”模式,指导达龙村周边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凑足42.6万元资金,入股达龙村短期育肥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集体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选对路子就要干。短期育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拉巴旦增担任理事长,村“两委”成员各司其职,盖羊棚、买羊羔、购饲草,在全村范围内聘请了3名脱贫户负责放牧和繁育,合作社正式运营起来了。
图为达龙村短期育肥农民合作社羊圈。本报记者 扎西顿珠 摄
      好山好水育好羊,经合作社饲养的羊,品质得到了市场认可,2021年共销售羊1078只,每只羊平均能达到1000元左右,相较村民散养价格每只提高100至200元不等。
      成立至今,达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7万元,分红26.5万元。去年年底,达龙村人均收入达1.85万元,带动5个入股村集体经济增收20.4万元,真正实现了“一村富”带动“整片兴”。
      腰包鼓了,生活好了,达龙村民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满足。达龙村“两委”也开始对实现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将日常卫生评比、积分制、红黑榜与合作社分红挂钩,提高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共同建设美丽家乡。
      针对村里常住人口“老幼”居多这一现实,达龙村“两委”带头落实党员“三包”要求,由村党支部书记拉巴旦增带头,所有党员包户到人,形成了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基层治理机制,切实打通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动能”。
      今年雨季,“五保户”尼玛曲珍家房屋受损严重,拉巴旦增就从村集体经济中支出1.06万元购置材料,带着11名党员耗时4天时间帮助修缮房屋。此外,达龙村还会常态化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劳动力缺少家庭义务助农秋收等等......
      换届以来,达龙村累计从村集体经济中支出资金3.78万元,帮助村民解决难事、急事、愁事19件,在点滴中汇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推动全村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良好风貌。


作者:扎西顿珠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西藏农牧
宣传西藏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反映农业农村工作动态,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综合效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