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于2004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8年入选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2024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多年来,河南农业大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着力构建了“12345”心理育人工作机制(暨大力打造“心悦农大”一个活动品牌;紧紧依托两个载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月心理健康宣传周;配齐建强专职、兼职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三支队伍;抓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工作网络;探索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提升。
一、“一个品牌”专项定制,常态开展
“心悦农大”阳光心理工程活动品牌创立于2013年。“心悦农大”系列活动是在河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由大学生心理协会组织开展的系列团体辅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书香清心、佳片悦目、心理沙龙、桌游博弈、解忧树洞、沙盘游戏、催眠体验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多主体的常态化全覆盖。“心悦农大”阳光心理工程活动品牌创立10年来累计举办活动300余场,参与学生累计20余万人,多次受到大河网、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高教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该活动品牌荣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和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两个节点”启智润心、寓教于乐
河南农业大学重点依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月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两个节点,通过开展一系列集中的主题活动,将心理健康服务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十佳心理委员大赛、心理漫画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园最美笑容摄影展、温馨宿舍故事征文、趣味运动会、游园会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河南农业大学结合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云减压”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挖掘心理潜能。
三、“三支队伍”协同发力,全员育人
一是专职教师压实责任包干到院。学校制定《分工联系表》,将专职教师包干到院。编写《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开展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心委培训;二是兼职教师加强培训提升能力。河南农业大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乔志宏、中南大学唐海波等知名教授到校开展讲座培训;组织学院二级站负责人参加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的工作坊。先后有6名辅导员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中心教师近三年发表多篇高质量SCI论文;三是学生骨干朋辈疏导助人自助。河南农业大学积极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自助、互助、他助”作用,构建“选拔、培训,考核、指导”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大学生心理协会荣获河南省十佳学生社团和团中央权益部直接联系、跟踪培养的高校心理健康社团。
四、“四级网络”信息联动,时刻守护
通过 “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络,实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 的“四早”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解决本领恐慌,面向学工队伍定制“学工讲堂”;面向专兼职咨询师提供“圆桌督导”;面向心理委员提供“心理危机识别”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预警“吹哨人”。河南农业大学与郑大一附院、郑州八院协同搭建“绿色就诊通道”,为学生提供全面有力的协同保障,及时避免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五位一体”心理育人,夯实成效
通过构建以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咨询服务为护航手段,预防干预为核心职责,平台保障为坚强后盾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夯实育人成效。具体来说:一是做好课堂教学。通过组织政工干部集体备课、示范授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获评河南省首批通识教育示范课,三位教师荣获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及危机干预优秀案例;二是搞活实践活动。河南农业大学积极深挖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组织开展“未病先防,耕田耕心”等具有农科院校特色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育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三是开通心理热线。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和咨询邮箱,通过常态化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专业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四是开展心理检测。河南农业大学坚持开展春、秋两季的在校学生心理普查,将普查结果和访谈提纲逐一反馈给学院,同时结合心理健康三报表(随时汇报、周汇报和月汇报)双向排查,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并动态追踪、随访,将危机干预关口前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在预防、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作。下一步,河南农业大学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12345”心理工作机制建设,扎实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出新成果、再上新台阶,为健康河南、健康中国贡献农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