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爱情保卫战》有一期提到了老人晚年带孩子这个话题。
52岁的霍先生想要在女儿家常住,帮忙带外孙,共享天伦之乐。
不过他的妻子却极力反对,她坦言这30年来,自己工作的时间少,她只负责玩乐,晚年她只想要继续享受生活,不想带外孙。
女儿是霍先生一手带大的,妻子平时很少管孩子。即使在女儿家,孙子也是霍先生在照料,她不需要操心孩子的事情。
尽管如此,妻子还是不乐意住在女儿家。
因为女儿和女婿一起住,孩子在家也烦人,她觉得在女儿家,没有自己家住得自由和舒服。
一边是女儿和女婿,经常请求霍先生去帮忙管孩子,一边的妻子自理能力差,总是给他添麻烦。
他觉得两头为难,他想说服妻子跟他一起住女儿家,这样他都能照应到孙子和妻子。
妻子反对老公帮忙女儿带孩子,只想老公像以前那样,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她还能照常跟朋友去逛街或聚会。
霍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老人的意愿,父母总是为儿女着想,也愿意默默付出。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女儿婚后有了孩子,他自然是万分高兴。
即使女儿没有要求,他也自愿去带孩子,更何况女儿和女婿也多次表示,需要他的帮忙。
晚年孩子承欢膝下,这不仅是霍先生,也是很多老人晚年的心愿。
这位被老公宠了30年的幸福妻子刘女士,今年才50岁,两人结婚多年。
做饭,做家务和带孩子都归老公管,她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
年轻的时候,这位妻子没有为这个家付出太多,年老的时候,她更不愿意因为外孙,舍弃原本轻松又精彩的生活。
老人选择不帮助子女带孩子,虽然摆脱了带孙辈的辛劳,老人也能过上好些年悠闲的日子,但是从长远来看,结果未必是老人愿意看到的。
经常给老人做保姆的大姨提过,别羡慕那些不带孩子的老人,拒绝帮儿女带孩子,前半生过得自在,难过的日子在后头。
不想给子女带娃的老人,晚年多数是这4个结果,过来人坦言很现实
1. 子女愿意赡养老人,但是拒绝跟老人同住
为什么老人不愿意给儿女带孩子呢?看看过来人的说法。
孙大妈:“趁现在我还能走动,我想过自己的生活。”
黄阿姨:“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追求,老了我们想要再继续潇洒下去。”
王大爷:“孩子家哪有自己家住得舒服?我想躺着就躺着,我想坐着就坐着。”
卢阿姨:“带孩子多累啊?哪有自己过日子自在呢?我好不容易带大了孩子,晚年我就想着按照自己的心意过日子。”
还记得《爱情保卫战》那个恳求妻子,一起去女儿家带外孙的霍先生吗?
他妻子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老人的真实想法。
年轻时老人为儿女付出,老了想要过几年舒心的日子,不愿意为孙辈再操劳,其实也可以理解。
其实除了有些老人觉得住儿女家不自由,年轻人跟老人住,也会产生各种摩擦和矛盾,更别提还有一个需要管教的孩子了。
如果老人主动帮儿女带孩子,跟年轻人在相处时互相磨合,在扶持的岁月里,相处会越来越融洽。
即使老人逐渐衰老,看在老人尽心照顾孙辈的份上,媳妇或女婿也会感恩,照顾老人的晚年生活。
反之,如果老人从来不过问儿女的生活,也不曾对他们伸出援手,那么在晚年的时候,儿女会赡养老人,但是未必会愿意跟老人同住了。
2. 孙辈跟老人的感情疏远
孩子出生后,年轻夫妻会交给爷爷奶奶来带,但是最近这些年,姥姥逐渐成了带娃的主力军。
一些老人退休之后,想要过不一样的生活,她们热衷于旅行,跳广场舞,培养第二爱好等活动,日子过得很惬意。
“孙子虽然是跟姥姥带,但是跟我有血缘关系,孩子肯定会跟我亲”,这是个别老人的心里话。
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老人不曾带过孙辈,两代人在感情上会比较疏远。
现在的孩子很精明,对他好的人他会记在心里,如果带孩子的人是姥姥,那么孩子会更加依赖姥姥,他会抗拒爷爷奶奶的亲近。
李大妈羡慕邻居的儿女和媳妇孝顺,尽心尽力照顾老人,孙子也跟奶奶感情好。
跟邻居谈起自己的儿子,李大妈不禁落泪,懊悔不已,当初拒绝给儿子带孩子,如今丈夫离世,自己孤身一人。
儿子不愿意跟她同住,唯一的孙女也讨厌她,跟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结果太现实了。
3. 儿子或媳妇不愿意给老人养老
说起带孩子,是年轻夫妻的义务,不是老人的责任。
老人没有义务带孩子,即使老人不同意给年轻人带孩子,年轻人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儿女是老人抚养长大,但是媳妇却不同。
女人怀孕和坐月子,是女人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如果老人一直袖手旁观或者是不闻不问,那么只会寒了媳妇的心。
孩子出生前三年,是年轻人最苦最累的阶段,经济压力和带孩子的艰难,让年轻人疲惫不堪。
如果老人一点也不愿意帮忙,儿女容易对老人心生埋怨。
哪怕儿子再孝顺,但是伺候老人的活,多数还是媳妇在做。
如果老人对媳妇没有帮扶之义,媳妇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媳妇跟婆婆没有感情,自然也不乐意去照顾婆婆了。
4. 子女跟老人各过各的生活
养儿防老是很多人传统的养老方式,不过,因为在带孩子问题上的分歧,导致部分老人在晚年并不愿意跟儿女同住。
老人下半生不想为孙辈操劳,想要为自己活一次。
年轻夫妻们觉得跟老人住,养育孩子的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家庭矛盾会增多,年轻人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老人过来住,这样双方都乐得自在。
老人不用为带孩子而烦恼,年轻人也不用为婆媳矛盾而烦恼。
双方互不干涉,他们和老人保持着必要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没有矛盾,双方还可以和睦相处,这也不失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
怎么协调老人养老和带孩子之间的矛盾?
第一:年轻人不能以不养老为借口,强迫老人带孩子
老人没有义务带孩子,这是年轻夫妻自己的事情,老人帮忙是情分,年轻人要珍惜。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孩子,年轻人也要体谅老人。
第二:如果年轻夫妻确实难以兼顾孩子和事业,在老人有能力的情况下,老人不妨帮助年轻人渡过难关
孩子从出生到可以上幼儿园,需要3年时间;孩子从幼儿园到能上小学,还需要3年时间。
如果不是经济压力过大,相信很多年轻人会赞同老人过自己的退休生活。
然而,即使老人不带孩子,儿女也要赡养老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只增不减,请不起保姆的话,年轻人只能让父母来带孩子。
第三:如果老人愿意来帮年轻人带孩子,年轻人要给老人适当的娱乐时间
周末和假期,还有下班之后,年轻人要负担起照料孩子的重任,别只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在一边享乐。
在孩子上小学或中学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年轻人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可以自由享受晚年自在的生活。
结语
老人把儿女养育成人,精力和金钱上的无私付出,年轻人应该铭记在心。不管老人在晚年做哪一种选择,年轻人都不应该指责老人。
其实养老和养育孩子,并不是两码事,生活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扶着过日子。
媳妇或女婿跟老人没有血缘关系,不就是靠着你拉我一把,我帮你一次,感情才慢慢建立起来吗?
即使老人不能一直帮忙带孩子,但是在最难的那几年,老人对儿女能做到雪中送炭,相信儿女们会记住老人的付出,在老人晚年的时候,他们也会善待老人。
10万+爆文精彩回顾:
顺产的“侧切”或“撕裂”,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医生说的实情是什么?
67岁大妈意外怀孕,坚持生下女儿,说不会麻烦子女,后来怎样了?
生下双胞胎,婆婆反悔不带娃,我坐月子自己带娃,宝妈一招让全家人后悔
生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哪种晚年过得更舒坦?老人们说出了大实话
用不了20年,“独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出来了,太现实了
老了是住儿子家舒服,还是女儿家舒服?听听过来人的话,太现实了
儿子在我姐姐家借读三年,姐姐收取了六千块生活费,合理吗?孩子应该由谁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