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 摄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天蓝气清持续
在天府新区,如何将雪山常见,碧空长清之景,深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之中,成为了新区探索的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命题。
↑马骥 摄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天府新区坚定不移,打赢蓝天保卫战,相继研究制定了《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024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等。
其间,新区打造“绿标工地”151家、帮扶指导85家小微工业企业提升废气治理水平,规上重点涉气工业企业优秀绩效创建比例达80%。
在多项科学管理措施下,其成果显而易见。数据显示,近十年天府新区PM2.5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从2015年的6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34微克每立方米,下降比例达51%。为获批成立国家级新区以来最好纪录,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
随着污染物浓度逐年减少,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综合指数逐年递减。2024年,天府新区全年优良天数297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率81.1%,较2015年增加了97天。综合指数3.52,同比降低11.1%,各项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控制。一增一减间,使得诗圣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鲜活图景在新区常现。
另外,2024年,天府新区NO2浓度为2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降低16%,比2015年降低了48.8%;PM10浓度为4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降低17.5%,比2015年降低了54.4%,皆达到获批成立国家级新区以来的最低值。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天数、PM10浓度、NO2浓度均在“5+2”区域排名第1。
示范引领
↑马骥 摄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使蓝天常见、雪山常现,青山映城的天府美景常现,天府新区积极开展“近零碳施工工地”试点工作,以提高施工建设过程中新能源工程机械与运输车辆的使用比例为重点,推动施工全过程减污降碳,减少移动源排放水平,打造了成都市首个“近零碳施工”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项目。天府永兴实验室园区建设项目(一期)开展试点以来,CO2共计减排497吨,总体减排量等同于62180棵树一年碳汇量。
除此之外,新区还深入实施科技治气,在管控上,与天府永兴实验室等专家团队,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聚焦新区空气质量改善,开展周分析、月预测等相关工作,构建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深度融合的“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协同创新模式。
同时,借助高空视频红外监控设备和无人机,识别火点。利用气溶胶雷达扫描、走航、黑烟车抓拍、站点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测区域空气质量,分析污染过程,研判管控措施。
下一步,新区将持续以提升优良天和控制PM2.5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严格落实各项治气措施,不断助力工地、车辆、油烟、工业企业“大气四源”治理。抓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质、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重点工作,让以绿色生态场景营造为载体的生态美景不断在新区呈现。
这个周末
阳光正好
你去天府新区游玩了么
评论区聊聊
记者:刘杰
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