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真正厉害的女人,身上都有一个“敢”字

体娱   2024-11-06 11:02   天津  

作者 | 帆书 · 杜小肆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带来的是被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

她是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马克·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

她试图通过这本书激励全球女性,打破性别偏见,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女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网友@事事如意渔用她的亲身经历回答:

学业选课不自由,我是女孩就认为我逻辑思维不行,要学文科;职场不自由,我面试的时候总是被问到是否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怎样平衡事业与家庭……

这个回答戳中了很多被刻板印象困住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常常会因此背负外来的期待:要温柔、要持家,要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这些期待往往像枷锁一样,锁住了女性更多的人生可能。

女性该如何从刻板印象中突围?怎样活出想要的样子?

被美国媒体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这本书中,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虽然在事业发展之路上,女性还扛着很多难以摆脱的枷锁,也面临不少的现实困境,但只要敢于“向前一步”,每个女人都能活成自己人生的主角。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体会到,原来那些真正厉害的女人,骨子里都藏着一个特质:敢。



敢“自信地往桌前坐”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她组织高管会议的经历。

桑德伯格发现,男性高管会选择坐在最大的会议桌前,而女性则会选择在房间的一侧坐下。

即使桑德伯格招手示意这些女性坐到桌前来,她们还是犹豫后选择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座位选择的背后,其实反映着女性内心的障碍,她们不敢向前,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配坐在桌前。

威尼斯利女性中心的帕吉·麦金托什博士在演讲中曾提到,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取得成绩被人称赞的时候,会觉得这些称赞是骗来的,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

这种感觉就是“不配得感”,像桑德伯格这样的成功女性,也曾被其支配。

在福布斯公布的2011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排行榜中,桑德伯格位列第五名。

在看到这个排行榜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觉得窘迫。

每当同事对她称赞时,她总是告诉大家这是“可笑的”;每当朋友们发布相关的链接时,她总是让大家删掉……

桑德伯格的执行助理告诉她,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当的,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自在和不安全感,其实只要说声“谢谢”就可以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风口与机会转瞬即逝。

向前一步就意味着能抓住更好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畏缩地不敢争取则会让女性离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谷歌工作的6年时间里,桑德伯格发现:

每当有新项目或者新职位的时候,男性总是自信地毛遂自荐,比女性行动得更快、更积极,更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管理岗位。

因此,她建议女性,不要因为害怕“我还没准备好”而放弃争取机会,要告诉自己“我想做,我可以边做边学”。

电视剧《风吹半夏》中,许半夏就是个很“敢”的人。

当别人因为她是女性而在事业上轻视她,因为她是收破烂的而看不起她时,她没有退缩。

在需要与众多男性竞争的赛道里,一步步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家艾丽斯·沃克说:“放弃自己的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女性只有相信自己的力量,敢于克服“觉得自己是个骗子”的感受,敢于争取机会“往桌前坐”,才能看见一个更有力量的自己,拥有更多生活与工作的主动权。

你会发现,女性能做到的、能得到的,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



敢“面对喝倒彩的声音”

许多人的身边都有过这样的现象:

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女性同事很多,但真正到达领导层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男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桑德伯格在书中将事业发展的过程比喻成了一场马拉松。

枪响后,男性女性一起向前奔跑。

一路上,男性听到的声音大多是打气加油的,“加油!要坚持下去”。

而女性听到的则是“你并不是非得这么做”“开始还不错,不过你很可能跑不完全程”。

跑得越远,男性听到的加油声越大,女性却开始面对很多质疑声:“家里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你为什么还在跑?”

这样的言论,几乎每个女性都曾听到过:

到了一定的年龄没有结婚,被称为“剩女”。

无论她取得了怎样的事业成就,都不会被认可,会被视为是一个失败者;结婚生子后,如果还在追求事业,就被认为是糟糕的妻子、母亲……

这些“喝倒彩”的声音,不断地摧毁着女性跑下去的决心。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位女性盖尔·莱蒙的故事。

在盖尔·莱蒙27岁的时候,获得了一笔极为丰厚的奖学金,从而可以到德国学习德语,并在《华尔街日报》工作。

从任何客观条件来看,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是当周围的人听到盖尔·莱蒙做出这个选择,需要离开男友一年的时候,都教育她“婚姻先于事业”,告诉她好男人不多,担心她之后会嫁不出去……

这些声音的背后是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大家总是习惯将男性与事业绑定,将女性与抚育关联,并认为这才是首要的角色。

因此,变强会让男性受到喝彩,却会让女性看到很多“恶意”。

在刻板印象里,女性变强就意味着不会被爱、不亲和、不讨喜。

对此,桑德伯格告诉所有女性,“要直面自己的力量,慢慢地适应‘强’,并且以‘强’为荣!当有影响力的女性不再是少数的特例时,真正的变化就会出现”。

最近,民航女飞行员陈玉亭的一句话刷屏网络,让很多女性受到鼓舞:

“我的性别不是所期望的性别,但我不相信命运,我相信我自己。”

不要为了所谓的被社会标准认可而放弃变强的信念,不能因为听到喝倒彩的声音就停下前进的脚步。

女性可以成为谁,不由外界的期待决定,只由你自己的行动决定。

只有向着更强奔赴,女性才能成为自己的底气,筑牢自己的堡垒,拥有自我实现的可能。




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演员姚晨曾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经常被问:

“你是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但却没有人问过她先生同样的问题。

几乎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曾被这个问题困扰。

在《向前一步》中,桑德伯格引用了演员蒂娜·菲风说过的一句话:

对一个女人来说,最粗鲁的问题是什么?是你今年多大了,还是你体重多少,都不是!最烂的问题是,你是怎么兼顾所有事情的?

在蒂娜·菲风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谴责的意思,提问的人用眼神表示:“其实你搞得一团糟,不是吗?”

在传统观念里,大家总是习惯用全能女人要求女性:

在工作上,将女性的努力程度与男性进行比较,但在家庭方面,男性承担的劳动往往比女性少得多;

在家庭方面,又将职场女性的付出与全职妈妈进行比较……

在这样的“全能要求”下,很多职场妈妈筋疲力尽地挣扎着。


作者清醒地告诉每一个职场妈妈:

“全能女人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够做到一切。试图做到一切还要做到超级完美,这是不可能的!”

桑德伯格在成为母亲后,也曾面对着工作与生活上的混乱。

她在生完第一个孩子,产假结束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不自觉流下了眼泪。

因为她想到,回归工作后,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会急剧减少,如果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工作12个小时,就得在孩子醒来时离开家,在孩子睡着后回到家。

后来她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再每天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在工作的时候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取消不必要的会议、保障完成重要工作……

当她试着放下对所有事情追求完美,只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时,不仅心理负担减轻了,工作效率变得更高,同时还能很好地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桑德伯格还建议每个母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负罪感。

当因为工作而错过与孩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桑德伯格也会感到难过。但她会做好自我调节,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完人,做不到是正常的”。

“完成,好过完美。”是桑德伯格的座右铭。

每一个职场妈妈也要告诉自己,没有人能完美地做好两份全职工作,不能既把工作做到极致,又能在家里全身心陪伴孩子,还能一日三餐下厨做饭……

真正有智慧的做法是,找到工作与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在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同时,也放下没必要的愧疚感,允许自己无法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


写在最后

女性在追求自我成长的路上,确实面临着诸多障碍,有外界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困扰。

很多女性因为害怕被人不喜欢,害怕被评判,害怕变成糟糕的母亲、妻子、女儿,而不敢“向前”。

但其实只要打破内心的恐惧,敢“向前一步”,你就会看见一个更自由、更生动、更有力量的自己。

桑德伯格在书中多次提到一个问题:“如果心无恐惧,你会做什么?”

作为女性,我们也可以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听到自己内心的答案,然后大胆地向着自己的热爱奔赴。

不仅如此,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勇敢打破隐形的枷锁后,还能够用更有力量的声音去改善所有女性的处境。

要记住,女人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期待,而是可以成为一个更理想的自己。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

作者 | 杜小肆
主编 | 阿医


最好的赞赏,就是“在看”和分享,让生活更有温度

盖娅心语
盖娅心语-关照自我探索与成长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提供心理科普内容、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培训以及心理测评等,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陪伴与支持,给我们内在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