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还没来
累点先变低
▲图源:小红书@打工人关怀中心
高能耗低产出的年轻打工人
也到了养生的年纪
俗话说
“冬令一进补,来年可打虎”
被戏称为“血脉觉醒”的中式养生
圈粉无数年轻人
膏方
作为古老的中医调补方式
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
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服用方便且口感较好
成为越来越多人冬令进补的选择
究竟膏方有何作用?如何服用?
膏方起源于汉唐,流行于宋朝,成熟于明清,繁荣于当今。
膏方又叫膏滋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在中医理论里,从传统的认识和临床经验角度来看,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的不同处方。
膏方是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贵重药)、辅料、胶类、糖类及其他辅料混合制作而成。
膏方常用于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阴阳,改善气血不足等。例如,通过补益气血,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提高精神状态。
膏方中的中药成分,如人参、黄芪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升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膏方应用偏重于补益养生,其次是慢病调控中的应用。补益药是膏方的主要成分,是膏方中的主体君药。祛邪药是膏方得到次要辅助成分。
医生应兼顾患者或各个体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在补益的基础上配伍理气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结消积等祛邪治病的药物。
膏方中的补益药是其主体,但大多数补益药属滋腻的“静药”再好的膏滋,若脾胃功能差,就起不到补益作用,甚至还会产生积滞不消化,助湿生痰,产生气机壅滞的副作用。
在膏方组成配伍中,应考虑选用芳香健脾,助运开胃,理气化湿之品,此为“动药”,即胃动力药。“动静”结合,以促使膏方的消化吸收。
如果膏方需要长时间保存,可以将其冷藏或冷冻,但要注意密封容器,以免产生冰晶或影响药效。冷冻时要注意不要让膏方结冰,以免质地改变。
膏方最好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如玻璃或陶瓷容器,避免使用金属或塑料容器,以免影响药效。
容器要能够有效防止水分进入,也可以加入干燥剂来保持内部干燥。其实不仅是外出携带,我们回到家平常也可以一次取3~5天服用量放入小容器内,避免多次取用造成污染。
每天服用膏方时,应放一个固定的汤匙,汤匙要在用完之后清洗然后拿出来晾干,取膏方之前清洗会把水分带进容器里而造成发霉变质。
在存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膏方的状态,如果发现异味、变色或出现霉点等情况,可能是已经变质,请不要再使用。
膏
一般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或每日2~3次均可。
空腹服用,此时胃肠空虚,吸收力强,且不受食物干扰,药物易发挥作用,如脾胃功能正常更佳。这样可以较理想地达到补益的目的。
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每次1~2调羹,用温开水化服。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
噙化:亦称“含化”,将膏方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含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冲服:取适量膏方,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
调服:胶质黏稠难化的膏方,可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服下。
在服用膏方期间,应该注意忌口,忌食萝卜、绿豆等一类食品,也要忌服滋腻膳食。特别是服用人参时,避免进食萝卜和绿豆制品(包括绿豆制品、如粉丝等)。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萝卜的消食导滞作用和绿豆的寒凉解毒作用可影响人参的作用和疗效,人参的甘味补气生津的疗效将大大减弱。
两者同时服用是不适宜的,从药理上讲,或加快人参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吸收时,已经被排泄出体外了。
由于膏方中有不少补益壅滞之品,对于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从而不能起到理想补益作用。
服用膏方前,应当调整好个人状态,在心理上,安定情志,遇事不怒,避免因怒与思虑而损伤肝脾。如遇肝胆失衡,须调治脾肾,配合调泄肝胆,通利水湿。
在生理上,也要预防感冒,凡遇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之后,应先疏风散寒,调和脾胃。同时,饮食得当也非常重要,避免暴饮暴食而大伤脾胃。凡遇有伤食中寒,出现腹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以散寒消滞、和中化湿之法调整。
中医开膏方,讲究辨证施膏,整体调整。一人一方制膏,针对性强。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劳逸、起居环境、禀赋等而有本质上的差异。
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特点和病情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诊查与辨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膏方又称个体化的保健品。
来源:健康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