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让杭州更美好!2025携手《民声快车》,你我一起发声!

文摘   2025-01-21 17:50   浙江  




民声汇聚,共筑和谐之城


2024年,杭州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民声快车》栏目,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政府与民众的心,见证了无数民声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温暖瞬间。你的声音和我们的行动一同构成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股温暖力量。

畅通民意,精准施策


2024年,共播出34期节目,聚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与整改,从市容市貌的细微改善到城市轨道交通及路面交通的合理化建议,我们深入基层,倾听市民的真实声音。




一起回顾2024“民声”案例!



案例一

市民反映:长庆街道新华路227号明宅边人行道上经常被电动车占满,使得行人寸步难行,望街道督促丝绸城管一管这“老大难”问题,还一个宽畅的人行道!

记者了解到,新华路227号明宅位于新华路北段,紧邻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和杭州中国丝绸城两家批发零售市场,每日人流、车流量很大。且两个市场由于先天性条件限制,停车场地严重短缺,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停车矛盾突出,部分车辆只能在周边凤起路和新华路上停放。

拱墅区长庆街道协同市场主办方、城管执法、交警中队、派出所以及相关社区建立了联合整治机制,加强对市场周边的日常巡查管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必要的隔离、导流设施,增设车辆停放点等,从硬件上提升市场周边的秩序管理。

(整改前后对比)

案例二

市民反映:闸弄口新村单元门口飞线充电乱停车现象特别多,既影响他人通行又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来管一管。

记者上门走访发现,该小区确实存在市民反映的现象,并和社区取得联系。

(现场画面)

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回复:市民反映的问题涉及闸弄口和天杭两个社区。闸弄口社区工作人员已经上门拆除了插线板;天杭社区社工和物业点对点上门做工作,同时督促物业和网格加强巡查工作,做到即查即改,进一步在社区内加强宣传。

案例三

市民反映:拱墅区远洋公寓西区南门口贴着紫荆文化公园围墙有一条小路,本是方便小区居民出入的捷径,但路灯却成了摆设,夜间行走困难。

记者分别联系了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在4月2日得到大浒路社区回复:目前正在摸排路灯线路,暂时无法恢复使用,社区会尽快整改。

5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路灯已恢复使用,道路夜间视野清晰。

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汇聚成了杭州城市文明的新风貌。



高效传播,广泛覆盖

《民声快车》的播出时间覆盖从清晨6点至夜晚23点,每日滚动播出16次,确保每一位在不同时间段出行的市民都能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民生资讯。依托杭州市广播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的强大信号,我们的声音跨越了杭州主城区及邻近县市,通过超过28000块公交、地铁电视播出终端,每日持续播出长达18小时,日均观众接触量高达400万人次。这样的传播力度,让民声与政策实现了真正的无缝对接。

人文关怀,温暖同行

我们深知,每一份诉求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待,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因此,《民声快车》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用镜头记录下每一次问题解决的过程,用文字传递出每一份来自基层的温暖声音。这些声音,如同泥土中的芬芳,滋养着杭州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展望: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展望新的一年,《民声快车》将继续秉承“答民之所问,应众之所求”的宗旨,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拓宽民意收集的渠道,确保更多市民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被重视、被解决。

深化互动,提升效能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的互动机制,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提交自己的诉求与建议。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每一条反馈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聚焦热点,精准发力

《民声快车》将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医疗改革等,用镜头捕捉城市的每一次脉动,用声音传递市民的每一份期待。

人文关怀,传递温暖

我们将继续坚守人文关怀的初心,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问题解决背后的故事,用文字传递出每一份来自基层的感动。让《民声快车》成为杭州这座城市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2025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民声快车》的新篇章,为杭州构建更加可沟通、和谐共融的城市氛围贡献我们的力量!


杭州移动电视原创,转载需注明

值班编辑:杨文婕

一审:陈磊

二审:张永伟

三审:陆永生

终审:章琦

杭州移动电视
杭州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开办的户外移动数字电视频道。用有品质有温度的内容,汇聚前行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