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剧烈咳嗽等为主要症状,突出症状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退热后咳嗽可持续1-2周。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传播方式主要为飞沫传播。
·防病小贴士·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等制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为学生佩戴口罩并与家长联系,带学生就医或回家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学生不带病上课,身体不适时应立即上报老师和家长。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泪、流涕、四肢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易患上流感并引起并发症。监测资料显示,12月份我市将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病毒处于活跃时期,人群普遍易感。
·防病小贴士·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期前,建议广大居民朋友,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休息。
学校、托幼机构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引起儿童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但有多种亚型组成,有的会攻击呼吸道,引发如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有的会攻击消化道,引发胃肠炎;还有的会攻击眼睛或者泌尿系统,导致结膜炎或泌尿道感染。
·防病小贴士·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外出归来时;避免抠鼻子、揉眼睛。
如周围有人生病了,尽量远离;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避免带宝宝到人多、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
家中常用物品和玩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加强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给他人。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亦可传播。容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防病小贴士·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适龄儿童在8月龄、18月龄可以免费接种两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腮风疫苗)。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也称秋冬季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感染性腹泻,主要元凶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潜伏期短,为数小时至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病毒性腹泻好发于秋末冬初。轮状病毒感染对象主要为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诺如病毒感染对象除儿童外,成人亦可发病。病毒性腹泻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出现暴发。
·防病小贴士·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吸收方式。
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人吸入时没有任何感觉,但当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可能已手脚不听使唤了。一氧化碳将随着你的呼吸进入血液,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致人缺氧,引起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中毒症状。若不及时脱离这个环境,症状将加重,出现昏迷、脑缺氧等,严重者可能面临致残甚至死亡。每年11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份为我市使用火盆取暖的集中期,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
·防病小贴士·
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应安装较好的通风管道,并将管道与墙壁密封严实,防止一氧化碳倒灌回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空调车在停驶时开空调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
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