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财务信息的提取和整理不是很方便,较难反映具体经营情况,之前融资碰了壁。还好有这个平台,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一家物流管理企业作为“征信白户”,通过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北仑农商银行申请到了95万元贷款。这也是宁波首笔以该平台数据为参考办理的贷款。
“在客户的授权下,我们可以通过平台看到企业的资金流信用信息和实际经营状况,便捷、高效,资料真实性有保障。银行取证、审批的时间大幅缩短。”北仑农商银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说,“之前企业需要自己跑到银行去拉‘流水’,现在企业也少了麻烦。”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具体承担建设运行职责的一个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2024年10月25日该平台正式上线,距记者发稿日已运行接近3月。截至目前,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多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资金流信息档案。该平台成效如何?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正用“行动”给出答案。记者了解到,平台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首次贷,灵活高效推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助力企业融资降本增效等方面成效显著。机构贷前审批再添信息抓手,贷后风控管理提质增效,平台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逐步释放。
精准评估 破解“信用白户”首贷难困境
成立不到两年的九江某农产品生鲜供应链有限公司主营食用农产品销售。“近期,随着经营步入正轨,资金周转需求增大。但由于公司成立年限短,财务报表仅有一年记录,经向多个银行咨询,可贷款金额都较低,无法满足企业资金周转需要。”该公司的法人代表罗先生感到很头疼。
令他意外的是,九江银行却表示“可以试试”。九江银行了解到客户需求后,将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资金流信息平台中的资金流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核对企业资金往来情况和交易真实性,最终为其提供了6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真没想到,没有征信记录也能成功申请贷款,而且放款很快,申请当天就批下来了。”罗先生激动地说道。
无独有偶,黄山某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曾同样陷入融资困境。在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的督导下,徽商银行把黄山某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列入了关注名单。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主营食用农产品销售及生态旅游,随着经营步入正轨,资金周转需求增大,但由于公司成立年限短,财务报表只有两年,经向多个银行咨询,可贷款金额都较低,无法满足企业资金周转需要。徽商银行黄山市分行了解到客户需求后,将企业的经营情况融合资金流信息平台中的资金流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销售收入、纳税和征信情况进行交叉验证,以此核对企业资金往来情况和交易真实性,为其提供了2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实际上,让“信用白户”能贷款正是资金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初衷。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但客观来看,中小微企业生存年限较短、管理规范性较弱等天然特征决定了中小微企业有效信用信息比较少,尤其是缺乏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高质量信用信息,金融机构难以对其精准授信、持续跟进。
“传统的征信机构主要专注于采集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放贷机构的信贷类交易数据,主要覆盖的是有信贷交易记录的人群。”一位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那些缺乏信贷记录的“白户”或“准白户”,仍然因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对这部分群体而言,非信贷的替代信用数据将发挥更大作用。
资金流信息平台正是扭转该困局的突破口。“该平台有助于激活需求侧发展新动能、帮助解决‘信用白户’问题。资金流信息平台的上线有助于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业内人士解释,“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基本可以实现对中小微企业全面覆盖。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将进一步丰富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形成与信贷信息共享应用互补的征信服务新格局,大量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白户’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更好地支持其获得良好融资服务,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动能。”
对于该平台的上线,金融机构也感到“很方便”。一位资深机构人士满怀感慨地表示:“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客户的全新窗口,让获取客户资金流信用信息变得便捷高效,通过精准剖析客户经营状况、收支动态、偿债能力与履约行为,可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与深度分析。”该平台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全面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机构也在这场变革中成为受益者与积极推动者。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该平台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首次贷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2024年底,平台提供的企业资金流信用报告中,有21.33%是之前没有信贷与担保业务的“信用白户”。资金流信用报告与企业信用报告共同实现企业主体“资产端—负债端”信用状况的有机联动,成为企业主体的又一张“经济身份证”。
普惠增信 多省市、多机构
应用“全面开花”
“现在资金流信息也可以用来为企业增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资金支持了。这笔依托资金流信息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真是解决了我公司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西安市某矿泉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某说。该公司主营矿泉水生产销售业务,因扩大生产规模遇到资金周转难题,为获得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授权查询自身资金流信用信息,向西安银行成功申请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实际上,除了前文提到的这些案例,各地还结合资金流信息平台进行了更多元的探索。“没有抵押担保物的企业也能得到贷款了,有的企业凭借这一方式‘增信’,贷款利率下调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特别是一些企业向外地拓展业务时,可能遇到要跨省市、跨行放贷,这一平台提供了极大助力。”
例如,沈阳某建设咨询管理公司原经营范围以沈阳地区为主,近期在向大连地区拓展业务时,资金链略显紧张。为获得银行资金支持,其法人代表修某找到了大连银行。在获悉企业主要资金流水均在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企业账户中后,大连银行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成功查询到企业的资金流信息,并快速为企业提供13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解决了用资方面的燃眉之急。“没想到没有征信记录也能获得贷款,这笔‘流水贷’真是解决了我公司异地经营发展的大难题!”沈阳某建设咨询管理公司的法人代表修某兴奋地说道。
资金流信息平台亦成为发展跨境金融,赋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2024年12月,交通银行黄山市分行某客户在孟加拉国中标设备销售订单,因结算需要及采购方要求,需要开立涉外履约保函。因公司规模较小,资质一般,又属于信用白户,多家银行拒绝向其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指导客户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交通银行黄山分行成功获取该公司的资金流报告,经分析,为客户核定了50万元授信额度,用于开立涉外履约保函,解决客户融资难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不足3个月,但已实现多省市、多机构应用“全面开花”,地方融资规模持续上升。多地结合资金流信用报告,交叉验证企业销售收入、纳税、现金流情况和征信情况等,实现了融资授信金额的增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辖内金融机构为635家企业授信25.1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辖内金融机构为45家企业授信1.0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辖内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贷款166笔,共计4.5亿元。资金流信息平台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激活需求侧发展动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拓宽供给侧融资渠道,帮助银行实现“在风险可控下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释放。
护航贷后管理 数据驱动风控升级
在金融风险管理的复杂棋局中,贷后管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守护金融机构资产安全、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坚固防线。数字化信贷浪潮汹涌而至,成为金融机构在数智化转型征程中的核心战场。资金流信息平台可为金融机构贷后风控管理注入全新活力,开启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新篇章。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曾在贷后管理方面遭遇棘手难题。贷款企业重庆长茂工贸有限公司在获得贷款后,其主要结算业务并未如预期般归集至建行体系内,致使客户经理陷入信息困境,难以精准把握企业实际经营脉搏。为防控风险,银行不得不对企业加强管控措施,这不仅给企业后续用款带来诸多不便,也让客户经理背负巨大压力。关键时刻,资金流信息平台发挥了作用。
“2024年11月8日,我行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查询企业账号信息,从‘开户机构代理资金往来’下获得他行的代发工资信息,确认企业仍在持续经营,且人力成本今年以来逐月保持稳定,从‘交易对手换手率’下发现企业历史换手率均在0.50%以下,确认企业上下游交易对手非常稳定,同时结合用水、用电信息判断客户经营正常。”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的客户经理松了一大口气,随即为企业解除管控,保证了企业正常用款。
与之类似,西安银行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借助结算账户近三年交易流水信息综合分析研判企业销售盈利、存货周转等经营现况,为某矿泉水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此外,西安银行还通过将企业财务报表与资金流信息相互核对、印证,进一步掌握企业销售回款、资金流转情况,丰富了贷后风控管理手段。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推广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披露,下一步将聚焦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核心,持续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接入机构的应用推广联动机制,采取积极宣传、案例分享、经验交流、联合建模等措施,大力拓展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应用场景,推动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成效取得新突破;此外,还将进一步扩大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范围和覆盖面。有序开展第二批银行法人机构接入工作,稳妥推进非金融机构集团化接入,研究探索企业法人代表和个体工商户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流信息产品、新企业资金流信息产品等。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