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较于去年的438万,下降了50万,跌破了400万大关。
报名人数减少,竞争态势如何变化? 历年考研报名人数自2014、2015年经历短暂下降后,便持续攀升,直至2023年达到历史峰值474万。去年考研人数首次下降,标志着一个拐点的出现。今年人数的进一步下降,使得考研人数回到了2021年以前的水平。尽管录取人数逐年增多,研究生扩招仍是大势所趋,但这是否意味着考研的竞争会趋于温和? 历史数据显示,考研报录比长期维持在30%以下,2023年更是降至不足25%,超过300万的考生“无研可读”。这一低报录比率预示着考研竞争依然激烈,难度并未因报名人数的减少而有所降低。 400+高分遍地,国家线未见降低 根据2024年考研数据,尽管去年考研报名人数迎来首次下跌,减少了36万,但2024年研考国家线和各校复试线并未降低。同时,400+的高分遍地,大批对自己分数满意的考研人仍无缘复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研考国家线显示,哲学、法学、文学、体育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专业的学硕国家线相比去年都有所提高;专硕方面,法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的国家线都比去年有所提高。 实际招生名额并未增加 研究生扩招看似大势所趋,但高校保研名额增加,推免比例增加,势必压缩统考招生名额。学术型硕士(学硕)的缩招或停招现象普遍存在,而专业型硕士(专硕)逐渐成为报考的主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考研上岸难度不减 考研人数下降的同时,读研人群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境内读研比例增长放缓至17.6%,与上一届基本持平,没有延续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科毕业生在读研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 由于考研失利风险高,毕业生脱产备考比例也有所下降。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不工作全职准备境内考研的比例(5.6%)相比2022届(6.7%)出现明显下降。 名校报考出现瓶颈,带领作用下滑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指出: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以“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顶尖学府一直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众多考生报考的首选目标。然而,近年来,尽管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部分著名高校的报考人数却出现了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非“双一流”高校的报考人数增长上。
究其原因,能够成功考入名校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此外,这一趋势也与名校逐渐缩减学术型硕士(学硕)的培养规模、将学术研究重心更多地转向博士研究生教育有关。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名校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并未实现显著增长,甚至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专业型硕士(专硕)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由于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其吸引力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仍显不足。 编辑:Beryl
审核:Skyler
终审:Derek
回复【直播回放】查找意向院校的招生直播回放
掌上考研视频号推荐来啦!
点击“在看”,今年一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