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柽柳缘何在山东入法保护?

文摘   2024-12-06 10:00   北京  
柽柳在山东入法保护了。
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三条分别对柽柳林资源保护、监测、修复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柽柳在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均有野生分布,在造林绿化树种中并不起眼,为什么在山东受到如此重视呢?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副厅长董瑞忠在12月3日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柽柳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水湿、耐盐碱,是盐碱地治理的“先锋树种”,对于保护滨海湿地、黄金海岸等有着突出作用。
柽柳在山东主要集中在渤海湾沿岸。近年来,山东通过开展柽柳林专项生态监测、实施生态工程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摸清了柽柳群落的整体现状,分析了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天然柽柳林保护,柽柳林生态系统日趋稳定,对土壤改良效果明显。
其中,潍坊滨海区建成的“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滨海示范基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已由原来的7‰降到3‰,不仅优化了土壤结构,还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地表植被覆盖率超过80%。在柽柳林下培育管花肉苁蓉,亩产平均达750公斤,深受农民青睐。
据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曾指出,“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和‘生态岛礁’工程,加强海洋珍稀物种保护”。《纲要》提到的“南红北柳”,就是指通过在南方种植红树林、在北方种植柽柳林,有效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山东在2023年10月发布的《山东省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中也已明确,“在淤泥质海岸推广种植柽柳林,发展本土木本优良树种,在保护滨海湿地的同时,打造独特的北方滨海景观”。
董瑞忠表示,山东将柽柳保护写入《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旨在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大柽柳林这一独特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突出山东特色,持续推进柽柳林湿地生态修复,引导营造具有北方特色的柽柳林湿地生态。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坤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投稿邮箱:

zglssbrm@163.com

直播合作:

010 8423 8472

010 8423 9283

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绿色时报社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