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什么样的产品才有口碑?

科技   2023-03-02 12:00  

在今天的《小米创业思考》系列分享中,我想分享我对互联网七字诀中“口碑”的理解和体会。

用户口碑是所有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是不言而喻的公理。资源永远有限,对于创业公司尤其如此。只有专注,才能集中所有资源做一件事情,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只有极致,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用户,用户才愿意口口相传,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良好的口碑从何而来?我的理解是,好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便宜的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只有超过预期的产品才能带来口碑。

• 口碑的产生基础:和用户交朋友,倾听用户意见,深刻了解用户需求。

• 口碑既是品牌策略,也是增长策略。产品/服务有口碑,就能自传播、自转化。

• 产品、服务和沟通等与用户所有触点的表现总和,才是口碑。

• 口碑的阈值是不断提升的,是用户价值长期稳定提升的倒逼机制。

口碑和销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公司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口碑?通过看小米MIX和海底捞这两个案例,公司需要怎样才能做到远超用户预期,并最终在用户中建立起卓越的口碑?(以下内容节选自《小米创业思考》第二部分 《小米方法论》相关章节)



销量第二,口碑第一


这一节的标题其实还有一种写法:口碑是衡量产品、服务的终极标准。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是销量或者利润呢?有一些产品叫好不叫座,难道说这样的产品也是成功的吗?叫好不叫座的产品的确存在,销量和利润当然也非常重要,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事。什么样的产品叫好不叫座?比如一些艺术电影。但这类产品本身不是面向大众的,通常一部艺术电影的目标是艺术院线的观众,不会也不应该有面向大众卖座的预期。同理,任何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产品定位和规划出了问题。


之所以强调口碑第一,是因为口碑总是领先销量或利润一步,是与产品和业务形成正循环的要件。


我们分析一下正循环的构成:和用户交朋友,认真倾听用户的意见,深刻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不断做出真正满足用户迫切需求,甚至是用户自己未能察觉的需求的好产品,才能赢得口碑;而口碑一旦形成,就能自传播、自转化,对于产品改善、业务推进具有强大的推力,而且这些推力完全是免费的、可裂变的。


很多人可能更多地把口碑视为一种传播红利和流量来源。但实际上,口碑不仅能自传播,更能自转化,基于朋友、熟人圈的推荐,具有无可替代的坚实背书能力和裂变能力。近年来,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投放、私域流量运营成为业内热点风潮,很多企业为此投放了不少资源,但实际上,口碑本身就是最有效的私域流量和转化资源,我们大可不必舍本逐末、舍近求远。


退一万步讲,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产品虽有口碑,但销量不算大,在短期内也是没关系的。毛主席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口碑就是业务的有生力量和群众基础,只要有生力量不灭,群众基础不毁,下一款产品操盘得当,依然能够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在业务决策中,一定要把口碑放在第一位。甚至要做好心理准备,部分产品只要口碑出众,哪怕销量有限甚至亏损也在所不惜。


关于口碑,小米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小米MIX的第一代产品。这款产品的故事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提到,它来自一个我们完全不考虑量产性,更遑论销量、利润的概念机追求——探索“5年后的手机是什么样子”。它是全面屏手机的开山之作,史无前例的91.3%正面屏占比被业界评价为“指明了未来手机发展的方向”。同时,它还史无前例地使用了中框+背壳的全陶瓷机身工艺,却坚持小米价值观,定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3499元起的厚道价格。


小米MIX

这样一款产品一经发布,立即震动了全球业界,赢得了巨大的口碑。以此为起点,小米MIX也出人意料地实现了量产,销量超过40万台。客观地说,这样的销量依然摊不平巨大的研发成本,从单一型号项目看是亏损的。但它带来的巨大口碑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以此为起点,小米MIX作为小米最高端手机的产品线立住了,并且开启了围绕屏幕极致创新的持续进化延展。

口碑第一,就是用户感知第一。无论一款产品、服务做得多用心,无论用户的评价是不是完全公允(事实上,从长期、宏观看,口碑一定绝对正确;但从短期、微观看,一定会有局部的失真),无论面对产品预期与用户口碑的偏差时开发者有多委屈,我们都得确认一个评判原则:用户的口碑评价永远是对的。

5年前,我们的一家生态链公司发布了一款自有品牌的高端1.5匹变频空调,价格高达4000元。他们不惜工本,倾注了大量心血,体验也相当出色,自以为做了一款会赢得满堂彩的产品。但始料未及的是,用户口碑却崩了,销量自然也不出彩。当时闹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有米粉和我的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小米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这家公司的团队负责人跟我说:“我们的产品是高端的,我们的利润设置相比同行并不过分,为什么还会被骂?”对不起,当用户觉得一款产品的表现不及他的预期时,你没有更多道理可讲,错了就是错了。这款产品的问题在于,它通过小米的平台出售,但它的产品力相比它的定价低于了用户的预期。用户对小米平台的“厚道表现”有一贯的高预期,生态链公司自有品牌在没有完全证明自己、赢得用户的充分信任之前,突然定出一个远超同业同标准主流产品的价格,就会挑战用户对小米平台的信任。

印象是无数事实累积验证得出来的,用户对产品的印象一定大过开发者讲的事实。我们一直希望赢得用户的信任,让用户相信小米平台上的商品可以“闭着眼睛买”,然而一次“破功”就会伤害用户对我们的信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从2019年开始,小米手机的高端化之路稳步前行,逐渐被用户信任和接受,才有了显著的进展。我一直主张,我们要像相信真理一样相信口碑的力量。这就是互联网七字诀中“口碑为王”的信仰。



超预期才有口碑


10年前,我经常问大家一个问题:去过海底捞吗?海底捞真的比五星级酒店的餐厅好吗?


说到豪华酒店,我曾经去过一次迪拜的帆船酒店,据说那是全球最好的酒店,一走进去果然金碧辉煌。但是,我觉得无比失望,第一反应居然是“怎么这么土啊!”。毋庸置疑,帆船酒店当然是全球最顶尖的酒店,但是我的期望在此之前被吊得太高了。


那海底捞呢?比如夏天在海底捞吃完饭,服务员端上来一个果盘,客人没吃完,问能不能打包带走?服务员说不能带走。当客人结完账,服务员给了他一整个西瓜,说切开的西瓜不卫生,如果想带走我们给您打包整个西瓜。结果,一个西瓜就把那个客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海底捞

很多人说口碑就是好吃、好看、好用,口碑就是因为服务丰富,而且有趣,价格也合适。其实不然,这与你事先的预期有关。海底捞通常都开在很一般的地方,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它的服务超越了我们所有的期望值,我们就会觉得好。当我们去五星级餐厅的时候,我们的期望值很高,超越的难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是琢磨了好久才想明白这个道理:好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便宜的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只有超过预期的产品才能带来口碑。

我们需要了解,预期是一个相对值。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服务时,都有一个相对于社会产品/服务价值平均表现的心理预估,这无关这个具体产品/服务的绝对价值或定位,有高端的、中端的,也有入门级的,带来满足感的是这项服务超过了用户预期。所以,无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服务,都要致力于超过可比档位的行业或社会普遍预期值。

概括来说,口碑的来源,是始终保持对同业的显著比较优势。

对立志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及机构而言,包括小米这样的,显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而绝不容半点放松的道路——绝对体验要向最高标准看齐,同时相对预期还要想尽办法胜出。

以上即是我对口碑的整体理解和体会。在下一篇《小米创业思考》系列文章中,我将进一步分享在培养、管理口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敬请期待。

谢谢大家!

雷军
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小米、金山的信息,和我个人的一些见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