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实现新提升,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奋战在全市经济建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反响热烈,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谋新策、出实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合肥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作为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国先中心(合肥)坚持企业化、市场化方式运作,利用本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优势,围绕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对标国际一流智库,打造世界级先进应用推广平台。
发布新标准、汇聚新要素、建设新场景、推动新合作……自2022年正式挂牌运行一年多来,国先中心(合肥)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市发展改革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处副处长李辰介绍,目前已发布管控中心、数据中心、北斗网格等首批十个建设标准;形成“无人车、机、船”运行架构统一和城市联盟标准统一;建立城市级低空联合飞行服务中心,开放城市空域资源;打造骆岗公园超级场景,推动无人客货运、立体交通、智慧巡检融合;导入航空工业、通号集团等央企资源,推动业务落地和场景开放。
李辰说,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眼未来,国先中心(合肥)将坚持要素配置一体化、建设运营市场化、攻坚作战体系化原则,大力推动技术、数据、算力、空域、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党委专职副书记范观兵表示,清华合肥院聚焦我国城市安全发展需求,强化科技供给支撑保障,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城市安全高水平供给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校院企共同体”,即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院所专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环节,清华合肥院聚焦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孵化环节,“带土移植”孵化的企业则突出市场化应用环节,有效打通高层次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双向跨度”的融合通道,推动高质量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集聚。
“首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逐步由燃气、桥梁、供水、排水4个安全场景拓展至电梯、燃气终端、地下管廊、山体滑坡、桥梁垮塌等20余个,相关成果向全国6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此外,还形成科研骨干在孵化企业‘双跨’模式,根据兼职人员供给清单和孵化企业需求清单,实行双向匹配。目前,科研骨干在孵化企业兼职率超90%。”范观兵说。
成立于2021年的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交互式3D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目前打造了面向消费级市场的“3A级超智能虚拟人人机协同技术应用系统”方案。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增‘智’向‘新’,努力在交互式3D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领域取得更多关键性的突破。”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淼表示,公司正结合自身实际,强化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综合运用,打造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在金融、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稿源:《合肥日报》9月11日A02版
编辑: 发展规划部 整理
责编:胡琦梦
审核:付明 范观兵 梁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