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和鸭来了,他们收入涨了

时事   2024-10-22 21:00   湖北  
15万只青蛙和2万只鸭,
投放到稻田中,
成为有功劳的
工作蛙和工作鸭。👇


10月15日,石首市长安村一派丰收景象。62岁的老农刘迪云正准备收割最后一茬再生稻。

今年7月中旬,石首市山水办向这里的4500亩稻田投放了15万只小青蛙,帮忙稻谷除虫;而更早前的5月份,这片稻田还投放了2万只小鸭,用来除草、松土。

稻田里的工作鸭。记者何晓刚 摄

15万只蛙和2万只鸭都是自繁方式优选的本地品种,它们在稻田里合作完成一场生态修复运动,不到半年时间,4500亩农田再获丰收。由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长安村的鸭蛙香稻每亩比传统种植模式综合增收800元,农业生态效益日渐显现。


来了15万只蛙和2万只鸭

村民收入涨了


15日,记者来到长安村采访,稻田里已经看不到15万只小青蛙和2万只小鸭投放时的热闹场面。

数千亩的鸭蛙稻田局部。记者何晓刚 摄

鸭和蛙去了哪里?地大石首生态修复团队博士生李盛方介绍,大部分青蛙已做了冬眠准备,钻进土里或洞穴中了,明年春天才会露面。而2万只鸭子只剩下几百只,其余都已经作为生态鸭上市了。

刘迪云家有再生稻20亩,虽然遭遇今年罕见的持续高温,但收成依然不错。每亩收入比过去至少高出500元。

刘迪云把受灾不减收的功劳给了15万只蛙和2万只鸭。

“开始搞鸭蛙稻时,我觉得又是个‘花架子’。”当初围着农田种花种草、放鸭放蛙时,刘迪云和很多村民一样并不认可。

在观望中,让他没想到,自从鸭蛙下田,他家的20亩稻田和村里其他村民的一样再也没有施过化肥、打过农药,收入却不减反增。

不用一滴农药

庄稼长势跟过去一样


鸭蛙的生态效益究竟从何而来?刘迪云再次扳着手指算账——

他家20亩田,在没采用鸭蛙模式时,农药化肥的投入5000元。而小鸭下田,每亩5只鸭,每只小鸭8元钱,20亩田只需要800元;每亩需要青蛙不超过30只,费用低到忽略不计

刘迪云说,投入少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吃上了不用农药化肥种出来的粮食,向市场上出售有绿色食品标签的生态稻米,确保了粮食安全。


鸭蛙如何发挥生态修复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首生态修复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昆仑教授介绍,5月份放鸭子进田,鸭子是本地的洞庭麻鸭,会啄食稻田里的杂草和蚊蝇等害虫,还可以松动土壤,便于秧苗的拔节生长;而投放的青蛙为本地河畔蛙,个小、弹跳力很强,捕食稻虫能力强大,主要捕食稻飞虱、卷叶螟虫等害虫。

陈昆仑教授(中)和博士生李盛方(右一)与农户交流。记者何晓刚 摄

在鸭蛙稻共生系统中,在水稻前期与鸭子共生,达到稻田除草、通风、活泥、造肥、吃虫等目的;在水稻抽穗后收回鸭子,再投放青蛙除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稻田因病虫草害而施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生态影响。

“今年,稻田里只施用了一定的有机肥,没有用一滴农药,庄稼长势跟过去一样。”刘迪云对鸭蛙模式种田彻底信服。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村集体收入达百万元


陈昆仑教授(左三)带领团队在稻田里工作。记者何晓刚 摄

“这里的鸭不叫鸭,叫工作鸭,这里的蛙叫工作蛙,它们都是劳动者。”长安村后备村干部唐明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鸭蛙进田始于2014年,经过几年探索,201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村里生态环境肉眼可见地好转,田间不仅来了白鹭,蛇、黄鼬、赤眼蜂等小动物也开始增多,村里晚上蛙声一片。

蛙在稻田吃虫。记者何晓刚 摄

“现在村民自发守护青蛙,严禁捕杀。”刘迪云回忆,20世纪90年代,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加上人为捕杀,稻田里的青蛙越来越少,而蛇、黄鼬等小动物很少能碰到。

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文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村里成立了以他为法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下辖水稻种植、农机等合作社专门为农户的鸭蛙稻服务。“去年,村集体收入达105万元,这些都是良好生态变现的。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陈华文
摄影:记者何晓刚
见习编辑:余梦菲
校对:彭艳
推荐阅读

武汉两个区人事任免,含副区长

武汉满城都是!不要捡,不要吃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