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3位摄影家入选2023年中国·凤凰第六届民俗摄影双年展

文摘   摄影   2023-11-11 23:12   广西  
“2023年中国凤凰第六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摄影报社、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凤凰县人民政府承办。本次双年展以“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活动为11月9日至12日。

经凤凰双年展组委会审核通过,詹冬青的《现代麦客》、何志民的《漓江木龙古渡》和梁秀英的《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白裤瑶》等3位桂林摄影家的作品入选,并于“2023年中国凤凰第六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现场展出。

一、詹冬青:《现代麦客》

地处中原的黄淮平原,因人多地少,所产粮食有限,历来有外出从事体力劳动挣钱补贴家用的习惯,其中外出帮人收割小麦等粮食作物便是一项传统的挣钱方式,史上称之为“麦客”。著名纪实摄影家侯登科老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十分关注这一群体现象,他历尽辛苦,跟随麦客们同行同住,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方式,留下传世的经典摄影作品《麦客》。而我作为出生于黄准平原农村的当代摄影人,对农民和农村生活一直怀有情感,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继续用镜头记录新时代麦客们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麦客们抛弃了手拿镰刀、身背行李、固守在一定区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逐渐转变成一群手拿GPS定位测量仪和通信工具,开着载有收割机的小型货运汽车,根据全国各地气候和农作物成熟时间不同,以家乡为中心,采取候鸟迁徒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路线,走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六省)闯北(陕西、山西、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六省),每年行程上万公里,外出劳作三至五个月的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手。他们如同福建沙县小吃、周口商水县油条、甘肃兰州拉面等新农村经济联合体一样,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由返乡农民工和毕业于各种农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组建起来,是新时代农村中的新型农民工种。我称之为“现代麦客”。
新麦客们一般以家庭成员或亲戚关系为纽带,组合成一个台组(一辆车、一台收割机),以二个台组或四个台组为一个小型集团作业联合体,既便于统一思路,又灵活机动,减少了内部矛盾。他们以车为家,以大型乡镇集市和县城街道旁为集中地,以农田为工地。每天早上天麻麻亮时开始起床,简单吃完早餐后,就把车辆开到各个村庄的进出路口等待雇主揽活干,午饭很多时候顾不上吃或用水果充饥,不管走远走近,干多干少,收工早晚,晚上必须回到当天的居住地集中吃住。这一方面是为了交流当天的劳作体会,明确第二天各自的打算,另一方面是集中吃住可以增强安全感,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近年来,由于现代麦客队伍不断的扩大,本地联合收割机的不断增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桂林地区的农民不少在基本农田里改种砂糖桔、树苗等非粮食经济作物,迫使新麦客们走得更远,有些已经远到西藏地区去收割青裸。如今,新麦客们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逐年增多,候鸟式的劳动和生活方式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我根据自身具体条件,近年来在工作和生活的桂林地区,充分利用熟悉的地理交通环境,运用乡音、乡情去同新麦客们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对新麦客这个群体进行了集中、深入地追踪拍摄,力争用镜头去描绘新麦客在新时代的劳作、生活状态及神情面貌,我要像挖一口井那样,通过一个点,把作业面往深处、往厚土里挖。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怎样,人与土地、人与生活、人与命运的交织映照,总是生生不息的。摄影的记录特质,有效扩张了我们的生活感受,不仅可以塑造应有的公共记忆,也是我长久努力追寻的方向。

二、何志民:《漓江木龙古渡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唐宋年间,桂林古老的漓江繁华渡口,就已存在于叠彩山脚下木龙洞前的石塔边,对面的东岸上,是桂林大河乡的古村落和一望无际的稻田。

位于渡口的木龙洞石塔为喇嘛式石塔,坐落于临江岩天然蛤蟆石上,后人认为该塔应建于唐代,因临江岩有宋人题刻:“参唐代佛塔,览风帆沙鸟。”

石塔通高4.34米,塔座为三层覆钵型须弥座,座壁雕仰覆莲瓣纹;塔身形如宝瓶,四面辟拱形浅龛,东西龛造佛像,南北龛造菩萨像,均趺坐于莲花座上;塔刹为十二重相轮,上覆六角形伞盖,冠以葫芦形宝珠刹顶。因年代久远,石塔已经歪斜。

据说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旅行家徐霞客途径桂林木龙渡口时,将这座喇嘛石塔的印象在记录在日记里“前临大江,后倚悬壁,憩眺之胜,无以逾此”。

目前,该塔属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点保护项目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电影《刘三姐》将此地作为刘三姐和三个秀才对歌的拍摄地,在刘三姐和秀才对歌环节的背景中,可以明显的看见那座唐代石塔。

上世纪1988年,仍有漓江船上人在此摆渡,为东岸的大河乡村民渡河到桂林采购日常用品。1989年,此渡口上游1公里处建成虞山大桥通车后,渡口不再有船摆渡。

渡口对面的东岸边,常常大量的停放着从漓江源头漂放下来的竹排。我十三、四岁时,曾常在此渡口游泳,并斗胆在竹排的下端横向潜水穿梭。

2016年后,东岸部分民房逐步拆迁,随后建成图中模样。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繁华的木龙洞古渡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唯有这个唐代古塔,依然凝视并见证着桂林古城漓江渡口的人文变迁。

三、梁秀英:《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白裤瑶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南丹县八坪、里湖瑶族乡一带。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因此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女子的穿戴则是由二片布组成的上衣及裙子为套装,前后各一片,侧边没缝紧,当地俗称“二片瑶”。前片是深蓝色的粗布,后片则是手工绣的瑶王大印的精美图案。

由于上衣中空,侧看女性特征若隐若现,反映了瑶族人对母性的原始崇拜。她们下身穿着以蓝白色为主调的百褶裙,不分老幼,长及膝盖,走起路来左右摆动,煞是好看。

瑶族妇女从种植棉花,到纺线、和村庄周围的原材料,就能编织成一套精美的服装。村庄里随处可见做手工刺绣的女子,由于纯手工比较费时,加上平常还要干农活,通常一年只能做一二套,瑶服可谓是凝结了瑶族人民千古流传的精湛技艺。


桂林市摄影家协会
发布桂林市摄影家协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