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开到“村咖”里 慈溪这所成校携手乡村咖啡店办培训

时事   2025-01-14 17:55   浙江  

青山、绿水、老宅、咖啡……逃离城市,去喝一杯“村咖”,过一天的乡村慢生活,已经成为很多都市人的周末选择,“村咖”这一新业态在全国各地蜂舞并起。

1月10日上午,在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上岙青山里茶咖,正在进行着一场咖啡DIY课程。这是慈溪市桥头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桥头成校”)主办、青山里茶咖承办的“青山学堂”学习咖啡制作课堂。

青山里茶咖。受访者供图

把课堂开进咖啡店

提供沉浸式社区教育

眼前的青山里茶咖三面环山,窗前有一大片芦苇荡,庭院里三五成群的客人,手捧热咖啡,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
茶咖内暖意融融, 课程一开始,专业的咖啡老师为学员们讲解着咖啡的基本理论知识。咖啡师还详细介绍了不同咖啡豆的风味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咖啡豆,让学员们对咖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理论讲解结束后,在咖啡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纷纷动手尝试,有的称量咖啡豆,有的研磨咖啡粉,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冲泡着咖啡。

青山学堂,学员们正在学习咖啡制作。受访者供图

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互相交流着心得,咖啡师也不时走到学员身边,耐心指导他们的操作技巧。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使整个茶咖内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通过这次咖啡DIY课程,学员们不仅学到了咖啡制作的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咖啡制作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咖啡文化的魅力。他们纷纷表示,这次课程让他们对咖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咖啡制作的浓厚兴趣。
桥头成校校长毛君明介绍,目前,学校先行推出咖啡配制培训,后期将推出西点烘焙、简餐制作、茶饮调制等培训项目,这也是乡村振兴、农家致富的孵化培训项目。

青山里茶咖。记者 马亭亭 摄

他表示,学校以“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通过“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共管、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开放性、服务性、先进性、融合性”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文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共享的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助力打造“秘色瓷乡,秋雨故里”为特色的学习型乡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全民学习体系构建。
学校致力于“五色培训”,即红色主题培训、绿色技能培训、金色学历培训、黄色老年培训和蓝色生活培训。特别是蓝色生活培训,深受广大居民欢迎。蓝色,象征着宁静适意,有品质,这种生活正是居民所向。
2年来,桥头成校先后开设电商带货班、艺术插花班、西点烘焙班、茶艺论道班等10余个培训项目,受训居民600余人次,扶持打造咖啡休闲吧3家,茶道品茗室1家。
其中,青山里茶咖的主理人孙春冲夫妇,就是典型代表。

孙春冲。记者 马亭亭 摄

结合乡村文旅特色
为城市人群提供心灵休憩之地
孙春冲夫妇在桥头成校先后参加了西点烘焙、简餐制作、茶咖调制、电商带货等培训,于2024年7月打造了“青山里茶咖”。自茶咖开业以来,短短半年时间,已接待顾客50000余人,创收150余万元。
孙春冲家所处的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网红村,平时来村里休闲的游客很多,特别是节假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孙春冲家位于青山脚下、上岙湖畔,风光旖旎。于是,他们夫妻一合计,利用自己在桥头成校学到的各种技能,在家门口的闲置地开起了青山里茶咖。现在,很多单位公司的团建活动都会来这里。大家远眺湖光山色,闻着浓郁的咖啡香,特别放松惬意。

青山里茶咖,窗外是青山、鱼塘、芦苇荡。记者 马亭亭 摄

“我的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有青山、果园,还有近500亩的芦苇荡,却没有年轻人来驻足,所以我想在自家土地上打造一个农场咖啡店铺。”孙春冲表示, “乡野风、松弛感、氛围感,是当下许多人喜欢‘村咖’的理由,我希望基于乡村资源,吸引更多城市年轻人来到乡村,为他们提供一个‘去去班味’的地方,提供松弛无压的情绪价值。”
在群山间、芦苇荡畔、果园里,人们可以观景、品咖啡、听鸟鸣,甚至一个人发呆,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乡野风不仅在于乡村的美景,更在于独特的乡土文化。青山里茶咖不但提供优质咖啡,还进行杨梅及延伸产品、年糕等销售品尝展示活动。孙春冲夫妇就是在青山里茶咖完成了一次次电商直播带货活动。这些融合了乡土特色的创意产品,唤醒了乡愁,传递了乡村魅力,为当地的农特产打开了销路。

青山里茶咖,客人们享受惬意时光。受访者供图

一杯“村咖”,不再仅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孙春冲夫妇积极尝试“咖啡+”,如“咖啡+烧烤”“咖啡+萌宠”等主题,都为游客们提供了新奇的体验。
目前,青山里茶咖已经创建成为浙江省青创农场、慈溪市青年学校、慈溪市青年之家、慈溪市青创筑梦空间、慈溪市朗诵协会朗读之家、同心文创基地等。
孙春冲依托青山里茶咖平台,已经成长为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乡村振兴观察员、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慈溪市青农促会副会长、“山海协作”常山县青年共富导师,是新时代的农民代表。
他表示,作为新农人,他还想抽出时间组织交流会,传授自己的创业经验和烘焙知识,争取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遇;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与销售模式,以点带面,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桥头成校毛君明表示,桥头成校将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挖符合本地实际的致富因素,并推动致富因素转化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创收的强力引擎,不断干出让农民群众认可的实绩,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来源:甬派
编辑:戎畏畏
审核:黄超威

同比增长534%!逍林工业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浙江首个!长三角汽车科创基地项目要开始了!

过年“三件套”火爆!这样的新年仪式感,你喜欢吗?


慈溪日报
《慈溪日报》创刊于1955年1月1日,为你提供最权威的本地新闻,公益宣传和生活资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