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隆德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执法办案全力维护稳定、促进公正、保障善治,交出了一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合格答卷,为法治隆德、平安隆德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强化公诉职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查批准逮捕案件30件45人,审查移送起诉案件103件167人。从严从快惩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依法审查起诉暴力犯罪、涉枪涉爆和黄赌毒犯罪4件5人,起诉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43件44人。严惩涉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违法犯罪,起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1件2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坚持信访法治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按照信访法治化方向,依法做好检察信访,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3件次。信访案件七日内程序回复率、三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实现两个100%。检察长接访5次,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2件。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专项治理,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积极推动“八号检察建议”“十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纵深推进“空壳公司”打击治理等7个“小专项”。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8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共同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依法能动履职,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坚持“零容忍”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1件。认真落实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职责,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加强与公安、共青团、妇联、教育和卫健等部门协作联动,在校园法治教育、学校周边治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领域综合发力,督促落实好强制报告、入职查询、从业禁止等制度,持续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坚持“常规检察+巡回检察”相结合,探索“一案四查”工作机制,办理社区矫正检察案件18件,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漏管1人,协同社区矫正部门共同将矫正对象矫正成为守法公民。延伸监督触角,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县委政法委领导下,积极参与“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延伸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触角。检察服务岗入驻县综治中心,制定综治中心工作职责及业务流程,实现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县综治中心有效衔接。参与“411”模式化解矛盾4次,带案下访6次。落实“谁普法,谁执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扫黄打非”宣传、禁毒宣传、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会同公安等单位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宣传,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营造依法治县浓厚氛围。数字赋能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办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案件27件。精心培育创建的“刑事挂案清理监督模型”“农用残膜无害化处理公益诉讼线索发现模型”成功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在全国推广应用。通过数字检察赋予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理念在检察实践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