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一校一特色 一校一亮点

政务   2024-10-29 16:13   四川  


近年来,嘉陵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精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1

丰富校园文化共筑教育新篇



嘉陵区之江小学泥塑课

10月24日,在当周的感恩课堂上,嘉陵区之江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正在分享对抗美援朝的认识和感悟。

为铭记浙江的援建之情,从2005年开始,之江小学就将感恩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之江小学将感恩课程纳入课表,每班每周设立一节感恩课。此外,还将感恩教育与社团活动、学科教学相结合。在美习银行中,学生们通过积累“感恩币”,培养感恩的品质;在劳动课上,学生们种下感恩的种子,收获成长的硕果;在第二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诠释感恩的内涵。

为了确保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之江小学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将感恩故事编写成一本感恩教材;一堂生动的感恩课;每一年感恩日活动;一封感恩信;一件感恩事,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感恩的真谛。学校还将每年5月17日定为“感恩日”。

近年来,嘉陵区教育和体育局鼓励学校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如今,已形成了李渡中学的“三勤”文化、实验小学的阳光文化、嘉陵二小的孝道文化、火花三小的汉字文化、白马小学的和雅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了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


2

建设智慧校园共享教育资源


李渡中学学生用希沃云班牌留言

近日,记者走进嘉陵区李渡中学,高三9班的学生正在使用石室祥云网校观看成都石室中学的直播课。2019年起,李渡中学与成都石室中学合作开启远程教学。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所有班级也都纳入了远程教学行列。充分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在高三9班教室前门有一个“希沃云班牌”。“这是块智能化班牌,主要用于日常的考勤等,帮我实时记录班级情况。”该班班主任唐书林介绍。
希沃云班牌是“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帮助教师精细化班级管理、加强师生交流外,也搭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可以登录“希沃云班”小程序,查看电子班牌和老师进行沟通。
智慧校园的建设远不止于课堂的智能化。李渡中学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校园生活。
以教育城域网为基础,近年来,嘉陵区全力推进全区62所公办中小学及3所民办中学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了校园智能化全覆盖。目前,该局正致力于各校智慧校园硬件的提档升级,通过更新网络服务器、升级电脑设备等举措,不断提升全区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3

开展艺教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南荣路小学举行足球比赛

10月23日,在南充高中嘉陵校区初中部的剪纸社团活动教室里,嘉陵剪纸传承人杜华江带着同学们用剪刀灵巧地掠过一张张红纸……
据了解,嘉陵南高社团今年新增了嘉陵剪纸社,现有科技航模社、繁星天文社、南馨心理社、创客社等25个社团。自社团成立以来,社团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与此同时,在另一端的南荣路小学,操场上到处是学生们的运动身姿,两支女足队伍正在比赛。作为一所足球特色学校,南荣路小学每周每班都有一节足球课,4到6年级的学生每年还会进行一次校园足球联赛。
走进教学楼,悠扬的歌声传来,音乐老师任丽君正在进行指导,学生们认真地跟随老师的节奏,努力地练习着每一个音符。
“体艺融合,五育并举,我校一共设置了96个社团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社团。”南荣路小学体卫艺主任杨小燕说。
据了解,嘉陵区65所中小学校根据艺教融合方案,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举办体育、艺术、文学、科学科创、非遗手工等多样社团活动,邀请专业教师和艺术家指导,惠及超2.3万名学生。
“我局将继续推动全区学校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高质量的教育体验,助力每一个孩子实现全面发展。”区教体局体卫艺股股长何刚说。



(转自南充晚报)


精彩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张青松主持召开区委议军会议

@单身青年,快来嘉陵这场联谊活动邂逅心动的TA吧→

爱心义诊到基层  服务群众“零距离”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     监:蒋南山          责任编辑:杜成澄 

总     编:樊   俊          图文编辑:李巧丽

报料热线(新闻热线):0817-6011108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在等你

下载APP

了解更多资讯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




嘉陵播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