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决定了锂电铝箔产品需要具备高导电性、高延伸率、高强度、高电位下性能稳定不易氧化以及高成本优势等优质性能。
近年,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叠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下游需求高增的带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对于锂电铝箔的需求也持续高速增长。
据浙商证券研究所数据,到2025年,全球电池铝箔需求量有望达到76.07万吨,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7.27%,未来需求空间广阔。
当前,受制于资金、工艺技术、产品认证、设备交付周期、达产产能以及产能周期等高壁垒的限制,国内锂电铝箔行业集中度较高,2021年CR3约为76%,新进入者需承担高额风险。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哪些国产厂商有望坐稳龙头地位,哪些有望打破格局跻身头部?
1、鼎胜新材
国内铝箔行业龙头,前身成立于2003年,主营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空调箔、新能源电池箔、单零箔、双零箔、容器箔、铝板带、PS版、铝基复合材料等多品种多规格的系列,可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食品、医药、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电池铝箔方面,公司最早于2009年开始布局,2010年产品即开始投入市场。到2016年,公司产量成功突破万吨。据公告,2022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市占率已高达49%,位居第一。
深耕行业二十年,公司当前已发展为全球产销量最高的锂电铝箔制造商,自2015年起产销量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并深度绑定了宁德时代、LG、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2、万顺新材
国内中高端铝箔制作龙头,成立于1998年,主营铝加工、环保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领域业务,主要产品有铝箔、铝板带、涂炭箔、复合纸、转移纸、车衣膜、导电膜、高阻隔膜等,可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容器、食品饮料、医药、烟酒、日化、电子器件、汽车等领域。
当前,公司电池铝箔产品质量指标优异,延伸率可达3.5%-4.5%。其掌握的高延伸率1060合金电池铝箔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工艺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同时,公司电池铝箔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领域,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宁德博发、多氟多、优箔良才、湖州天丰等。
3、天山铝业
国内大型一体化铝业龙头,注册成立于2010年,当前主营原铝、氧化铝、电解铝、高纯铝、预焙阳极以及铝深加工产品及相关材料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等业务。
据公司公告披露,公司电池铝箔业务主要是生产新能源电池用铝箔,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体和钠离子正负极集流体。
此外,公司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建成的年产能20万吨电池铝箔精轧、涂炭及分切生产线,以及2万吨电池铝箔技改项目生产线进展顺利,已通过IATF16949体系现场认证审核。
4、神火股份
国内煤炭+电解铝双龙头,成立于1998年,由河南神火集团、永城市化学工业公司等五家公司发起设立,当前主营煤炭、电解铝和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发供电等业务。
据公告,神隆宝鼎年产10.5万吨高端双零铝箔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当前,一期5.5万吨产能已于2021年实现投产,二期项目已进入建设后期,预计2023下半年将逐步投入运营。
据悉,该项目选用了国际一流水平的铝箔轧机、分卷机、轧辊磨床等进口设备,产出的电池铝箔产品厚度可覆盖至0.0045mm-0.060mm,且已于2022年底通过行业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当前已进入试样和批量供货阶段。
此外,公司持续加码电池铝箔,2023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由云南神火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1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项目。
5、南山铝业
国内汽车板龙头,前身南山实业成立于1993年,主营铝及铝合金制品的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业务,主要产品有氧化铝、铝合金锭、铝板带(汽车板、航空板等)、铝型材、铝箔等,可应用于航空、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能源石化、工业型材、食品包装、电池箔等众多领域。
据公告显示,在锂电铝箔业务方面,公司年产2.1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铝箔的项目于2019年开工建设,到2021年10月已成功实现投产,预计2023年将达满产。
公司聚焦高端市场,当前产品主要是10-12μ的高强电池箔,产品延伸率可达3.5-4倍以上,具备供货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能力,并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供应体系。来源:市值观察SZ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