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作为连续数年上榜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的敏实集团,不仅是全球最大汽车外饰件供应商之一,更是全球最大的铝电池盒供应商之一。截止目前,其几乎已囊括全球所有知名车企的海内外电池盒业务,获得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MEB、本田、日产、雷诺、福特、沃尔沃、宁德时代等多家国际汽车、电池制造商的认可。据悉,敏实集团电池盒事业部在手订单5年的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电池壳体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承载件,主要由上盖和下壳体构成,用于保护动力电池在受到外界碰撞和挤压时不会损坏,对电池模块的安全和防护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电池盒体积较大,对加工设备、工艺和产品精度等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供应商具备设计和同步开发的能力。
图:电池盒产品示意图
铝制轻量化电池盒是主要发展趋势。目前电池盒的主要材料有钢板、铝板(压铸或挤压)、复合材料(碳纤维等)几种形式,考虑到电动车对轻量化的极致要求,目前铝制电池盒正在逐步成为主流。从减重效果看,钢制电池盒质量120kg,铸铝电池盒则对应80kg,而型材铝电池盒更降至50-60kg,效果显著。这里也正好反映了电池盒经历的三代工艺(钢制冲压——铝铸造工艺——铝型材拼焊),目前第三代产品在得到广泛使用。
第三代铝型材的核心在焊接工艺,目前主要包括:1)全型材方案,主要采用摩擦搅拌焊;2)型材框架+底部铝板方案,主要采用弧焊;3)地板和横梁连接,主要采用激光焊,效率更高(但设备投入较大)。
据统计,2025年全球铝电池盒市场规模或650亿左右。从目前市场预期看,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1500万台,假设BEV和PHEV分别为1000万台和500万台。一般而言,BEV的铝电池盒单车价值3000-5000元,而PHEV的对应1500-3000元。那么,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的铝电池市场规模在400-650亿。
目前全球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均在积极推进纯电动平台方案,在电池盒业务上模式各有不同。大众一般把电池托盘拆成几大模块分开招标,然后自己做拼焊,旗下奥迪也采取类似方案;而保时捷则将模组搭载在铝合金型材上,结构相对复杂,成本更高(预计单车货值1.5万以上)。除欧系OEM外,美系(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也在积极跟进,而日系中本田和日产已经跟进,丰田仍在使用钢制产品,预计下一代会切换至铝制产品。
相比于一般的铝铸件产品,铝电池盒作为安全件,OEM的认证壁垒更高,这也导致目前全球铝电池的头部玩家仅5-6家,包括海外的海斯坦普(Gastamp)、本特勒(Benteler)和卡斯马(Cosma,麦格纳旗下),国内的凌云股份、敏实集团和赛科利(华域汽车旗下),其余的供应商相对弱势。
据相关调研机构信息显示,现阶段敏实集团已完成250MPa屈服强度的高强度铝材的研发,成为国内唯一在突破这一屈服强度的基础上,还能满足静态压溃和动态冲击、弯曲性能结构铝材,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而更进一步的280MPa屈服强度的高强度铝材,预计也将在今年实现产品量产。
基于铝材的技术突破,敏实集团还进一步针对其表面处理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等环节的核心技术逐个突破,并以此形成了高性能铝材这一完整且自主可控的产品体系,为其电池盒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盖世汽车社区、iZenith微信公众号,由铝加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