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小家、大家与国家
在报考普通话水平测试之前,我自认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是母语嘛,天天都在说。然而,当自己真正去备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真的有待提高。要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确实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
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总结了大家平时在说普通话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单音字的误读。
所谓单音字,指的是只有一个读音的字。例如惩罚的惩(chéng),很多人会将它读成第三声;氛围的氛(fēn),有人会将它读成第四声。除此之外,档案的档(dàng)、绯闻的绯(fēi)、符合的符(fú)、洁癖的癖(pǐ)、联谊的谊(yì)、终于的于(yú)等等,都是容易被读错的单音字。
第二类是多音字的误读。
所谓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我觉得,区分多音字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理解它的意思。举个例子吧。曲线的曲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读错第三声的时候与音乐有关联,如歌曲、乐曲、曲调、曲高和寡等等;其他情况一律读qū,如弯曲、曲折、曲线、曲筱绡、黄曲霉毒素、曲径通幽处等等。再比如说,炸油条的炸有两个读音,当它是一种烹饪手法的时候要读作第二声zhá,如炸油条、炸饺子、油炸等;其他情况读作第四声就对了,如炸弹、爆炸。
第三,轻声。有很多词语都是必读轻声词。我们平常不注意的话是很容易忽视的。比如妈妈、热闹、东西、规矩、时候、关系、清楚、能耐、明白等等。南方人平常说话往往是不带轻声的,但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的考核还是占了一定比例的。所以,如果想要考高分,那就必须要重视必读轻声词。
我喜欢读史书。最近读完了《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包含上、中、下三册,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的历史故事。
有位先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使人明智。”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读了《上下五千年》之后,我从中获取了宝贵而又丰富的历史知识。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上下五千年》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可以说,每一次重大事件的背后,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就拿楚汉争霸那一段历史来说吧。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实力不断增强,而项羽集团则逐渐衰落,最终刘邦取胜并建立了汉朝。刘邦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是因为他能够知人善任,舍得放权与分封。而项羽却总是刚愎自用,鼠目寸光。曾在项羽部下的韩信和陈平最终都投奔了刘邦。历史的结局是公平的。项羽有勇无谋,并不适合身居王位。正如范曾所言:“竖子不足与谋!”
读完《上下五千年》之后,我还学到了很多成语典故。举几个例子吧。成语“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的英雄故事。“闻鸡起舞”讲述的是东晋的祖逖和刘琨发奋图强的故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讲述的是苻坚在淝水之战的典故。“口蜜腹剑”讲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陷害忠良的典故。
纵观中国历史,最让我感慨的还是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从封建社会踏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史。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千古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并没有唤醒麻木不仁的清政府。鸦片战争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窝囊,中国成了被列强帝国主义瓜分的羔羊。更令人气愤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从九一八事件到七七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日本军阀的残暴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才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
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抵制外来侵略最好的办法是自强!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靠衣装。”这里的衣装其实就是服饰。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穿着打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服饰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
不同品味的人对服饰的选择及要求往往也不同。有些人喜欢时尚潮流的服饰,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有些人只要简单实用的服饰,崇尚俭朴的生活。我觉得,对人们的服饰,时尚也好,朴素也罢,只要得体大方,都是值得称赞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讲究服饰的装扮,但也不能太过随意。有些人化妆过于浓艳,有些人穿着过于暴露,也有些人习惯穿着拖鞋到公众场合溜达……这些都是有损个人形象的行为。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接着,来说下服饰的挑选。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服饰,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有自己心中的标准。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我挑选衣服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穿得舒服和安全。我不追求大牌子的服饰。只要能满足舒适和安全的原则,我都能接受。例如,我在挑选衣服的时候,一般会关注它的用料。我比较排斥掉色严重的衣服。染料太多的衣服必然存在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穿劣质衣服很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或其他疾病。所以,买衣服不能只满足于穿得舒服,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同样,在买鞋子的时候,除了试下脚感,我会特别留意鞋子的防滑功能。如果防滑效果差,穿得再舒服我也不会要。在我看来,安全问题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最后,我想说,服饰只能装扮我们的外表。外表再好看,都不如心灵的真善美。所以,我们更应该追求内在的美。不断学习、修身养性,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