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榜样在身边丨时代楷模:苏和—大漠深处植绿人

政务   2024-10-12 11:51   内蒙古  

苏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原政协主席。2004年从领导岗位退休后,他回到家乡额济纳旗沙化最严重的黑城地区,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植树造林。从2004年到2021年间,他和老伴德力格在额济纳旗黑城遗址边种下了9万棵梭梭苗,用3500亩的梭梭林为黑城遗址筑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他被誉为“大漠胡杨”“沙漠愚公”。

黑城位于巴丹吉林大沙漠北缘,距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36公里,历史上,这一带被称为居延绿洲,但由于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战乱频繁和过度开垦,绿洲终被黄沙吞噬。流沙漫过黑城十多米高的城墙,堆起了连绵的沙丘。

面对家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着强烈责任感的苏和同志血液奔涌,默默立下了一个坚定的誓言。在花甲之年携手老伴,带着满腔深情与希望,返回了故乡额济纳旗,来到荒无人烟的黑城脚下。那里是大漠戈壁的深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风沙肆虐,人迹罕至。然而,正是这片看似毫无生机的土地,却成了苏和老人心中最神圣的使命之地。他决心在这里播撒绿色的希望,投身于防沙治沙的伟大事业中。十几年来,无论是风沙漫天的恶劣天气,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时节,苏和老人始终坚守在大漠戈壁之中,用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亲手在荒漠腹地种下了三万余棵梭梭苗。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的梭梭苗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逐渐扎根于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为家乡的生态建设增添了一抹宝贵的绿色。

在苏和老人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纷纷加入到种梭梭树的队伍中来,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大漠戈壁之上并肩作战,共同在风沙中播种希望,每一颗梭梭树的栽种,都是对家园未来的深情告白。全民治沙造林在额济纳旗成为了一种自觉行动,家乡生态环境因此得到了全新改善。梭梭树茁壮成长,在荒漠中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有效抵御了风沙的侵袭,遏制了土地荒漠化趋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埋头苦干,苏和老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大漠胡杨、沙漠愚公。

苏和老人以其坚毅不拔、坚韧不屈、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额济纳旗的大地上,用顽强茂盛的梭梭林书写了一部生动而感人的生态史诗。每一棵茁壮成长的梭梭树,都是他对家乡深沉情感的见证,也是他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不懈追求。用他那双粗糙宽厚、布满老茧的双手,捧出了一份率先垂范、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的答卷,在大漠戈壁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抵御了风沙的侵袭,更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生态文明的丰碑。他的心中装着沙漠,他的眼里满是绿色。苏和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情系沙漠,植树造林,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于是用实际行动树起一面保护生态、建设家乡的旗帜,为这片荒漠戈壁带来绿色的生机与希望。



来源:旗文明办
编辑:刘星
校对:陈超
校审:赵勇强  宋淑河
终审:那仁朝克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额济纳融媒
爱额济纳的朋友们,让我们在这里相聚!新鲜资讯,“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有速度;便民服务,“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有温度;热点话题,“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有态度。神奇美丽的额济纳欢迎您的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