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里图文素材创设情境来提升学生信息分析能力,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这课里的图文为例
教育
2024-11-01 09:24
海南
这次再聊聊整合教材素材,深挖图文素材里的价值,创造类似“高考试题”情境,提升学生信息分析能力。思维品质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信息分析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里面有个图文,讲得是三个人物(南仁东、李保国、黄大年)事迹,如下图:虽然课本是把这图文放在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但笔者认为这个图文里面的信息可以贯穿整个第六课,除了讲价值与价值观的导向,还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及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比如李保国、黄大年文字介绍中就体现了价值选择,一个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一个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以往高考试题考“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这个点,一般就是选择典型人物事迹作为素材,要求学生结合人物事例分析他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平时上课就要有意识地选取这类图文来设置问题,让学生明白高考试题素材就是来源生活真实人物事迹。笔者在上到第六课时,就选择了这个图文,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所有的“探究与分享”或“阅读与思考”都能顾及,挑一个能串起来整棵的图文是最好的。笔者就以这图文设置了问题:“以上人物事迹对你有何启发?”以上三个人物站的地方就是他们劳动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图片,分析图片里面的信息。这就是常规的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看图、读字就要看或读出有效信息来。再深层次地分析,还可以看南仁东、黄大年活动场景是科技或科研现场,李保国活动场景是种植园。
跨模块的话,还可以借此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与三农的发展,通过人物事迹,让学生更加明白,科技兴国意义及三年的战略。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分析。所以图文内容不是静态的,而是活生生的动态图。2019年海南高考题,就有一个这样的考题:“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玉麦乡民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8 分)”,设问里面有价值观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两个内容。以上可能讲得有点啰嗦,总结就是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选取课本经典图文,在课堂上结合高频考点,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这样不断地训练,在训练中提升学生得信息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