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在开放发展中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文摘   2024-12-29 19:40   安徽  

当前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众多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拓展海外市场。


安徽是中国近些年来异军突起的制造业大省,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居中西部第一位,以电子信息、“新三样”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体系性竞争优势持续显现,在全球大市场上日益活跃,承担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使命。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如果说产品出海是对外开放的1.0阶段,企业出海、品牌出海则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对外开放2.0阶段。

于国内产业和企业而言,这是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筑全球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之举;于国外目的地市场而言,这也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整体发展优势的认可和期待,希望中国企业在当地落户、借助中国企业的富有效率和竞争力的运营体系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福祉改善。

安徽企业正在向这一出海新阶段跃升。今年前11个月,安徽的对外投资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奇瑞汽车、中铁四局、阳光电源、江淮汽车……一批安徽企业加速出海步伐,或是收购当地企业、合资建厂,或是参与海外重点项目建设。


如何从领军企业到产业链企业体系性地加速这一进程,并且以平稳高效的“深度出海”来加快安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步伐,安徽给出了新解法——“抱团”出海。


12月20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任联盟理事长。奇瑞汽车20多年来深耕汽车产业出海进程,多年来稳居汽车出口第一位。1个多月前,奇瑞在西班牙的合资工厂首台车下线,更成为中国汽车业出海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于韧劲和雄心而言,再远处都算不上遥远。


尹同跃这次来当这个“头”,让安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出海之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作者|彭园园 吴量亮
编辑|彭园园
题图王玉实

“当务之急”
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由94家发起单位组成,奇瑞汽车、中铁四局为主发起单位,海螺集团、铜陵有色等企业、院校和商协会为共同发起单位。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任理事长,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刚任秘书长。这两家公司可谓是出海“领头羊”企业。
奇瑞汽车在巴西、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建有10个海外工厂,海外总产能达到20万台/年。11月23日,奇瑞汽车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的首款产品——EBRO S700下线。就此,奇瑞成为第一个真正在欧洲拥有整车生产基地,并实现量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成功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也翻开了奇瑞开拓海外事业全新的一页。
中铁四局的海外业务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参建的坦赞铁路项目。长期以来,中铁四局坚持海外“双优”发展战略,成立国际事业部,设立了东亚、亚太、中东及东欧、美洲和非洲等五大海外区域中心,确定了蒙古、印尼、孟加拉、阿联酋、几内亚和安哥拉等16个重点国别市场,拥有在建海外项目94个,合同金额约710亿元人民币,已逐步形成区域覆盖面广、业务范围全、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海外发展格局。
联盟成立后,会做什么?
尹同跃表示,当务之急是将联盟成员单位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找出共性问题,再反馈给相关单位,共同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协同”二字是联盟的重点工作。尹同跃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协同,从理念上的协同,再到业务上的协同。去了解彼此的痛点、痒点,相互赋能。”
根据联盟章程(草案),联盟致力于为安徽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专业化服务,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企业赴海外投资和开展经贸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树立安徽企业良好国际品牌形象,提升海外竞争力。
到2025年底前,联盟将致力搭建全省企业对话沟通平台,为联盟成员提供信息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联盟内企业加强互助互惠,联手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海外专业化服务机制,借助专业中介机构资源优势,为联盟成员提供专业化服务。
为何“抱团”
独行快,众行远。这是企业选择“抱团”出海背后朴素的行为逻辑。
迥异的法律法规、陌生的风土人情、疏离的政商关系、不同的消费习惯等都会成为企业出海的绊脚石。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同路人的守望相助无比重要。
安徽正处于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关键阶段,支持优势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是顺应全球价值链变革、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方式。
成立联盟,不仅有利于企业间加强海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合作、风险共同防御,实现抱团出海;也有利于推动安徽优势产业合理有序境外布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在开放发展中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出海不宜单兵作战,那么,如何“抱团出海”?尹同跃认为,应向日本企业学习。例如,日本企业在技术合作方面,共同开发新产品、分担风险和成本,在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互相扶持,在大宗贸易的国际谈判上保持高度统一,只发出一个声音,有效提高了国际议价权。
他分享了奇瑞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一是从CBU(整车形式出口)向CKD(汽车总成出口,在目的国工厂进行组装)转变。学习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验,总部是中央厨房,海外布局各个餐厅。二是“以我为主”开展合资合作。品牌、产品、技术和管理掌握在自己手上,开展本地化制造,利用世界资源发展。三是不拘一格,以灵活模式拓展市场。奇瑞提供代工和基础产品,利用别人的品牌、网络等优势资源发展,打破壁垒,打开市场。
4月30日,2024年奇瑞全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范柏文/摄
今年前11个月,安徽实际对外投资24.2亿美元、增长14.6%,总量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增幅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今年1-10月,安徽161家境内主体新增设立境外企业220家,同比增长61.8%,其中118家境内主体首次开展对外投资业务。
在对外投资增速较快的背景下,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临近岁末的这一“大动作”,也无疑为新一年的企业出海战略指明了方向——加强内引外联,把海内外徽商团结起来,做强做大新徽商,积极推进领军企业研发全球化、资产管理全球化、生产服务平台全球化。

“不出海就出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企业共识。
虽然出海之路“风急浪高”,但唯有构建起更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才能行得更稳更远。
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为有出海意愿的企业建了一个“家”,也让相关部门更好地提供对外投资服务有了“助手”。
安徽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支持联盟举办各类交流对接活动,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动联盟内企业加强互助互惠,联手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汽车、光伏、锂电等重点领域行业和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另一方面,筛选与安徽经贸基础好、产业契合度高、营商环境优的国家(地区),设立首批境外商务服务点,补齐境外商务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为安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支持和服务。
在众多出海目的地中,安徽不少企业选择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中铁建铜冠在厄瓜多尔的铜矿项目、丰原集团在泰国的柠檬酸项目、安徽建工在伊拉克卡尔巴拉省的示范学校项目等,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徽累计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549家企业、投资51.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1.4%。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在生产无人驾驶轨道交通列车肖本祥/摄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安徽将发挥产业产品优势,优化“一带一路”产业布局,推动汽车、光伏、锂电、建材等优势产业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发挥安徽工程建设技术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和配套工程,支持中铁四局、中能建建筑集团、中化三建等工程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路桥、房建、石化等领域的示范项目。探索实施供水、农业、电力等领域小而美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成立,为2025年的安徽企业出海埋下精彩伏笔。
正在向上跃升的安徽企业,自然不愿当“宅男”,远航是共识和使命。
新的一年,当他们携手共进,一定会在更远方留下安徽足迹。

        

审核|汪国梁  终审|胡旭
出品|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

安徽商务
内贸、外贸、外资、外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