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4)在横店圆明新园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逾万名计算机行业翘楚参会。本届大会邀请到了17位国内院士,800余位国内外顶尖学者、企业技术精英,带来特邀报告、大会论坛、138场专题论坛等活动。
10月24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4)在横店圆明新园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逾万名计算机行业翘楚参会。本届大会邀请到了17位国内院士,800余位国内外顶尖学者、企业技术精英,带来特邀报告、大会论坛、138场专题论坛等活动。特别是首次设置了千人规模的超级论坛以及切合横店影视产业特点的AI+未来影视的论坛等全新内容。
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CCF会士、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东阳市委书记楼琅坚;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刚;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启动大会开幕!
ACM、IEEE CS、新加坡电脑学会、香港电脑学会等组织代表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
大会首日通过CCF视频号、爱奇艺、微博等平台对大会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大会论坛进行全程直播,全天观看直播和浏览相关话题的总数据(含人气值)超过2373万。新华财经客户端 、潮新闻客户端 、金彩云客户端、歌画东阳客户端 、歌画东阳视频号对大会进行了转播。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搜狐科技、浙江日报、金华日报、搜狐科技、AI科技评论对大会进行了报道。
CNCC2024组织委员会主席、CCF会士、秘书长唐卫清主持开幕式。唐卫清表示,这届CNCC是最特别的一届,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一个镇上、园林中、在室外召开万人规模的CNCC,相信对大家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CNCC2024大会主席陈纯院士致开幕辞。陈纯院士讲述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探索正引领着产业革新,计算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关键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共同的追求,而中国高质量发展所秉持的创新、绿色、协调和共享的理念与这些远景不谋而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支撑,而计算无疑是新质生产力核心的灵魂。
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会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探讨计算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进而推进中国乃至全球的高质量发展。
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代表金华市委市政府向参会嘉宾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中国科协、CCF等各方对金华的关心与支持。金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城市,经济稳健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关联产业蓬勃发展,期待与参会嘉宾深化合作,共享机遇,共创辉煌。
CNCC2024组委会共同主席、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教授代表承办方欢迎大家参加在大会。他讲述了CNCC大会自创立以来已蓬勃发展的20年,从最初的14个领域扩展到现在的40个领域、130家技术企业参与,参会人数从400人增加到13000人线下注册。计算机是浙江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培养了许多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企业家和工程师。期待与来自国内外的顶尖学者和企业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展美好蓝图。
CNCC2024组委会共同主席、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教授在致辞中讲到,本届CNCC汇聚了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内外的顶尖学者、知名企业家等莅临,是一场精彩宏大的学术盛宴。相信大会必将团结引领计算机,搭建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大会特邀报告
CNCC2024程序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胡振江主持特邀报告。会期3天的特邀报告将有18位海外内学术界的顶级学者以及产业界的领军人物带来精彩报告。
胡振江教授讲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体,我们第一个报告就是从教育开始,从计算机的教育发展开始。大会邀请到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John Hopcroft教授。John Hopcroft教授是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获得者,同时获得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John Hopcroft教授最近1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人才教育发展与改革,在他的提倡和教育部的推动下,2021年底,计算机领域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101计划启动。
CNCC2024程序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胡振江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John Hopcroft作报告——《Proj 101 - Improving Education in China》。
他分享了“101计划”的创建、内容和实施,以及对教育部资助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的积极影响。“101计划”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筑基性工程,期望通过“101计划”的实施汇聚顶尖高校、顶尖师资等各方资源,以课程、教材、教师和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建设,来带动教育教学系统改革,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的报告题目是《Inductive Biases for Robo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人工智能专注于一种范式,在这种范式中,智能存在于单个自主的代理中。在这种模式下,社会问题完全是次要的。然而,当AI系统被部署在社会环境中时,这种系统的整体设计往往是幼稚的——一个集中的实体为被动的代理提供服务并获得奖励。这种范式不一定是信息技术的主导范式。在更广泛的框架中,代理人是积极的,他们是合作的,他们希望从参与基于学习的系统中获得价值。只有在符合代理利益的情况下,代理才可以向系统提供数据和其他资源。至关重要的是,智能在整个系统中与在个体代理(无论是人类还是计算机)中一样多。这是一个在社会科学中很常见的观点,我工作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是将经济学与计算和数据科学的基础问题联系起来。我将强调在这个三方接口中出现的一些数学挑战。
CCF会士、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梅宏分享的报告是《大语言模型能否带来软件自动化的新机遇?》。梅宏院士回顾了软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当前AI发展对软件工程带来的挑战。他认为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结合远超预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过去十年,他带领自己团队在深度学习+软件工程方面进行了探索,在AI辅助代码生成或补全代码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成果。然而,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领域的应用仍受限,如对程序语言结构和语义的支持不足,代码数据资源、特别是私域代码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他认为当前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路径并不适合程序代码的处理和生成,需要结合已有的软工技术和知识。在他看来,虽然大数据+深度学习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和分析手段,但单靠这些还难以实现软件自动化。他强调软件承载着人类文明,必须牢牢掌控在人类手中,AI应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人类软件开发者。
CCF会士、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芮勇以《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在现实场景中的落实》为题,分享了联想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思考。他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落地的不易。芮勇表示,要实现人工智能的落地,需综合考虑数据、算法、计算和基础设施四大要素,并提出采用混合框架来解决问题。他还通过大模型的例子,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如缺乏推理、规划能力等,并提出需要结合其他学派和技术,形成一个更加综合、混合的方式来推动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芮勇还探讨了混合算法、数据以及计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如何构建更精妙的体系架构、如何确保大模型在无人工引导的情况下沿正确方向发展,以及计算机体系架构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他表达了联想希望与业界、学术界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混合式的人工智能框架,以赋能新时代的各行各业的愿景。
京东云相关负责人报告题目是《从创新到实践 让大模型在产业里先跑起来》,他分享了京东在大模型应用方面的进展和思考。他指出,大模型在C端还未涌现出超级应用,但在B端已逐步铺开。京东通过降低开发、推理成本和使用门槛,开放生态,以及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功将大模型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提升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此外,京东还发布了言犀智能体平台,助力开发者快速搭建智能体,并提供了智能体编程助手JoyCoder以提高研发效率。京东致力于将大模型的应用向企业客户开放,共同挖掘模型的商业价值,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用户体验。
大会论坛——《AI与未来影像》
大会论坛《AI与未来影像》由CCF会士、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宝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联合主持。电影是综合艺术的巅峰,它将视觉、听觉、文学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而电影与计算技术的紧密联系,使其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进化,产生了如数字特效、虚拟现实等诸多革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OpenAI Sora等文生视频能力的出现,AI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瞩目,甚至可能颠覆电影创作的全过程。本次论坛邀请计算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与影视导演、资深制作人等共同研讨,就“AI与未来影像”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观点与经验分享,回顾计算技术在数字影像发展中的重要时刻,探讨AI时代电影工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推动电影与AI技术融合的进一步探索。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表达了对AI与未来影像讨论的期待,并分享了《流浪地球第三季》中AI的使用经验。
电影制作专家、工业光魔前CEO、数字王国的创始人、前CEO Scott Ross回顾了从模拟到数字再到AI时代的电影技术变革,并讨论了AI对电影制作行业的影响。他认为,AI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智能体,能自我创造,将对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他也提出了对AI发展的担忧,包括可能取代人类工作、需要政府设立防护措施等。最后,他强调了技术人员在关心技术的同时,也要关心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教授回顾了从胶片时代到计算机时代,再到现今AI时代电影技术的变革。他展示了自己在不同阶段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水墨动画、三维渲染动画及全AI流程的测试片,并指出A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影制作中,如实验影像、音乐、对白等。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与真人电影的界限模糊,艺术家需不断学习AI,与其共存并竞争。同时,他预测大电影商业模式将因AI而改变,鼓励年轻创作者把握机遇。最后,他提到智能影像时代给电影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电影《异人之下》的联合导演夏鹏分享了他们利用AI技术重新制作电影片段的经历,并表达了对AI技术助力电影创作的期待。主持人李道新教授则强调了计算机与影视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在AI时代,两者将共同探索未来。孙立军教授作为电影创作界和教育界的大咖,分享了他在AI与电影结合方面的实践和思考,强调了建立中国制片体系、降低电影票价、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电影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到了AI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如解决艺术审美和风格多样化的问题。夏鹏导演则进一步补充了关于AI技术与艺术家合作、保护艺术家风格和版权的问题。陈宝权教授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代表,回应了电影人的需求,并强调了计算机与影视界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各位嘉宾都表达了对未来AI与电影结合发展的期待和信心,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期待更多的合作与创新。
在圆明新园夏苑、秋苑同时举行包括AI+影视创作超级论坛在内的50余场精彩的专题论坛及活动。CNCC2024为期三天,在明后两天里,是同样精彩的13个特邀报告、2场大会论坛,以及近百场专题论坛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览。
关于CCF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