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的传统习俗,象征幸福、吉祥。腊月二十九这天,我邀请辖区群众到德胜工业园区派出所海亮警务室一起贴春联,对联横批那几个显眼的大字“塞上枫桥”,也似乎寓意着海亮警务室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年的氛围愈加浓烈,辖区的商圈变得喧闹起来,沿街店铺招牌更是光影璀璨,吉祥的春联、红彤彤的福字,饱含着我们浓浓的祝愿,我们讲解着春节风俗文化,增进了警民间的邻里情谊。
马耀林正在和他的“亲戚”一起贴春联
今年已经是我来到海亮警务室第8个年头,我和我的同事们已融入社区每家每户,与群众亲如一家。2024这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主动探索“派出所主防”,紧紧围绕县局党委总体部署,狠抓党建引领,推进“警网融合”,做实“1+2+N”(治保会成员、义警、网格员、志愿者)群防群治体系,以警务室为防控支点,将警务前移、安全防范前移、矛盾调处前移和为民服务前移,真正发挥群众家门口派出所的防范和服务功能,开辟主动巡防、智慧巡防新思路,汇聚多方数据,让警务室成为社区治安现代化治理的指挥调度中心。
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矛盾纠纷,总是邀请我辖区的律师朋友们,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利用“互联网+一援三联调”机制,我把居民、物业、律师聚到一张调解桌上,即是律师来不了就视频对话,“当面锣对面鼓”地解决矛盾。
一座城市的繁华,离不开农民工辛勤的付出。对于他们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领到工资的那一刻。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月上旬,来自甘肃的外来务工人员陈师傅,急匆匆地跑到到海亮警务室向我求助,他和工友辛辛苦苦在金凤区某干了半年的工程,11个人近7万元工资至今未拿到手,眼望着马上要回家过年,想着来公司这边的警务室试着找警务室说说。原本的协议是,年前就能拿到一半的工资。但如今,距离协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他们的工资仍未得到结算,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这群民工向我诉苦:“现在拿不到工钱,我们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了……”
马耀林给大家宣传反诈知识
我记得去年12月底,在走访中,居民张女士向我求助因楼上住户装修时漏水泡了楼下的她家新房,双方就赔偿问题协商无果。我安抚张女士的情绪并在微警务工作群众“派单”,邀请治保会成员小李和我一同前往了解情况。经过走访调查,实地查看房屋受损情况,确保调解客观公正还联系物业及专业的维修师傅进行评估。在充分调解相关情况后,我们与当事双方沟通,先是在家里沟通,没有调解成功,双方僵持谁也不让步,这样的邻里关系矛盾怎么过这个年,反正这事我必须给调解通。1月初,约着两家来到了警务室坐下好好谈,我又从邻里情意出发,讲法规、摆事实、谈情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楼上住户同意承担全部维修费用与合理赔偿,张女士也表示谅解。
一句句嘘寒问暖,一次次和谐互助。在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中,发生在德胜派出所海亮警务室这样的故事太多了,邻里、商户之间的大事小事纠纷都得靠海亮警务室来沟通解决,喝喝茶、聊聊天,尤其在这年关,我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正是群众们的满意,才能换来我们内心的踏实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