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人血白蛋白用输液器还是输血器?

学术   2024-10-17 16:56   河北  

快收藏!



导语

近日,某专业群内有一名同仁问:“你们科室输注人血白蛋白是用的精密输液器还是输血器呢?如果连续输注两瓶时,除了前后冲管还需要更换输液器吗?”


@杜老师:人血白蛋白需要使用输血器,我记得说明书中有要求。


@赵老师:我了解到的很多医院输注白蛋白都没有用输血器,有的还用普通输液器,我们科室目前使用的精密输液器,之前有静疗老师讲过,就是因为需要过滤杂质才需要用输血器或精密输液器哒。

@丁老师:普通输液器既可以,用输血器就是起到过滤的作用。

@曾老师:我们也是用的普通输液器。

@朱老师:我们也是用的普通输液器。

@琳老师:我查了一下药物助手,国产的一般有使用输血器这个要求,有要求的还是按说明书来。

@沈老师:我们最早用的是输血器,目前用的普通的输液器。说明书上有要求的还是按说明书吧,说明书有法律效力。

我:白蛋白属于血制品,不管说明书怎么要求,按我国的静脉治疗行标要使用输血器输注。见图1。



通过上述讨论,看出输注人血白蛋白使用何种输液装置并不统一,大部分医院使用的是普通输液器。

那么,输注人血白蛋白到底使用普通输液器还是精密输液器?还是输血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弄清楚两点:


其一,常用的输液器及输血器的过滤孔径;


其二,人血白蛋白的性状。


一、常用输液器的种类及其过滤孔径


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器基本有两种:


1、普通输液器:材料为聚氯乙烯(PVC),含有增塑剂(DEHP),过滤孔径为15um;不适合输注与PVC不相容的药物。

2、精密输液器:过滤孔径为5um、3um、2um,甚至更小,临床有含和不含(DEHP)两种。


二、输血器的材质及过滤孔径


目前国产输血器管路及输血漏斗材质大部分为聚氯乙烯(PVC)材质,过滤孔径为170 um~260um,孔径太小时,容易被血细胞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的微聚物阻塞,影响有效过滤面积。


三、人血白蛋白的特性


人血白蛋白属于生物制剂,是由健康人血浆,经过乙醇蛋白分离法提纯,并经过60度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略粘稠,分子量较高为66000道尔顿。

看了以上分析,输注人血白蛋白时使用精密输液器肯定是错误的,根据2014年5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6.7.2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应4小时更换一次;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输注时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所以输注人血白蛋白应使用输血器。

连续输注两个人血白蛋白时,需要更换输血器吗?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查找了相关资料,均未找到需要更换输血器的证据指导。笔者认为可参考《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6.6.4的要求,连续输注两个不同供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后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所以,连续输注两个人血白蛋白时,只需要在输注完毕冲静脉输液管路即可连接下一瓶人血白蛋白(一般情况下,人血白蛋白间隔4-6小时重复给下一瓶)。

人血白蛋白是室温保存还是冰箱保存呢?

笔者在某用药助手内查询,不同厂家的人血白蛋白要求不一,大部分要求2-30℃的避光环境保存。也有部分厂家要求在2-8℃避光保存。还有的厂家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保存温度也不尽相同。

所以,大家要根据当时季节、当地温度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


知识链接


1、人血白蛋白增加血容量的能力:


1 g 白蛋白可保留18毫升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 ml血浆或200 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人血白蛋白稀释剂的选择:


人血白蛋白可以用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进行稀释,不可使用注射用水进行稀释,因为注射用水是低渗性,使用其稀释人血白蛋白有导致患者溶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美国2016《静脉治疗实践指南》。
2、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



来 源 / 上术护理


免费资源列表(点击领取)

三甲评审院感培训
工作流程图
考试大纲护理查房
备考秘籍
一科一品
应急预案
健康宣教
护理路径
护理常规
演练脚本
团体标准
医院评审
品管圈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微信联系:chenxi201602

 投稿爆料:huliren@vip.126.com

 合作共赢:加微信chenxi201602   

护理人公众号

护理人视频号


在看就点这里吧👇

2025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

护理人
传播护理新知识,传递护理先进理念,共享护理宝贵经验,弘扬护理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