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县坚持改革为“先”,创新为“要”,项目为“王”,环境为“金”,系统化推动改革开放,激发了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
【记者 邓丽君】“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有着滨湖第一村美誉的官莲乡东山村,这里山水如诗如画,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幅景美、民富的乡村新图景。”
官莲乡东山村推行“生态+”产业发展,发展传统果木、现代果蔬和康养文旅三大产业,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官莲乡东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魏明伟】“东山村把全村作为景区来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村富民成效显著。2024年,东山村村集体收入114.7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600元。”
作为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区建设试点县,目前我县打造了22个像东山村这样的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功能和品质提升迈进,乡村蝶变向美而行,乡村“颜值”正为百姓幸福加分。按照上级改革部署要求,2024年我县深化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改革等十大改革攻坚行动,新增1项国家级试点、2项省级试点,在我县实施的国家级试点有6项、省级试点有6项。
坚持改革为“先”,创新为“要”。我县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实现新进展,张阿漫教授领衔的船舶结构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武宁基地)实现实体化运行。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发展战略,找准企业需求和武宁核心优势结合点,新签约项目70个,合同金额300.75亿元。聚焦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强化包挂帮扶、督查核查、评比比拼、“红黄蓝”预警等推进机制,持续优化项目策划、争取、落地、建设等各环节保障措施,全年开竣工重大工业项目43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大湖塘钨矿暨钨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31件高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通过优化“百名代表评部门”“一对一、一对多”企业帮扶机制,解决企业诉求245件,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新增市场主体3005户。(记者 张永林 邓丽君)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