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这是成都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公园。如果你看过他的小说,也一定想来这里看看,因为这里有他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故居和根据先生笔下,所还原出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场景。这里便是劼人公园,不被太多人所知道的地方。
劼人公园在狮子山旁,园内草木青葱,景致优美,总占地面积38715平方米,其中菱窠堰水井、李劼人主体文化墙等都是为了致敬李劼人而专门修建。不少的雕塑及小景观等,展现了老成都的记忆,如“壳子”、“伸抖”、“打堆”等等。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一起去根据先生笔下还原的东门市井和先生故居。
李劼人,原名李家祥,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师,其创作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已成了小说的经典。在劼人路旁,一片灰砖青瓦、青石板铺地,民国风情的街区,这里就是东门市井。东门市井布局精巧而紧凑,典型的川西建筑。传统而古老的拼接式门板,古香古色的木樑浮雕,酒馆、茶铺、赶场、花灯等,还原了李劼人笔下的老成都人的市井生活场景。
步入东门市井,墙上的艺术浮雕再现李劼人笔下的巜死水微澜》场景,各种雕塑,展现老成都人的市井生活。
餐馆一条街,各种味道的特色美食布满了,如豆腐脑、豆花饭、川菜馆、火锅等,可能是时间原因,人气不是那么旺。我个人觉得,下沉式景观最有画面感。
老成都的味道,就是一碗茶,菱窠茶舍就能代表老茶铺场景。烧开水的老虎灶,铜水壶,盖碗茶,竹编水瓶,烘笼等,再现了原滋原味的老传统生活,如果你生长在七零之前,眼前的场景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东门市井旁,是李劼人故居-菱窠。故居是先生于1939年自己在城东郊外修的一个茅屋,用于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主屋原为一楼一底的悬山式草顶土木建筑,因其屋傍有“菱角”堰塘,故先生题名为“菱窠”,1959年改为瓦顶,木柱改成砖柱,并将二层升高。他一家人在此生活了二十多年,1962年李劼人逝世,1963年家人就把“菱窠”以及李劼人历年收藏的书籍,报刊,字画全部捐赠给了国家。1989年,李劼人故居被评为“蓉城八景”之一。
故居园林格局,恰逢冬日腊梅怒放,淡雅清香。园内立有李劼人汉白玉雕像,雕像后是李勂人故居纪念馆!
【旅行攻略】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菱窠西路9号;
门票:免费;
自驾:导航“成都劼人公园”;
公共交通:地铁7号线,狮子山站A1口出。公交79路、1046路,地铁狮子山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