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头条按:关闭一年半的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即将焕新归来,推出全新的常设展览“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
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家文化客厅,荆楚文化渊薮殿堂,正在全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全面系统展示荆楚文明进程,实现专题展和通史展展览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湖北省博物馆即将在元旦前后,推出湖北历史陈列展。12月26日,在常设展览即将开放之际,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了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
“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于2017年6月启动,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历时近八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研究步骤分为两个部分:高精度扫描头骨化石和颅骨相貌复原。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经研究,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中外学者做的结果又不一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展览概况
湖北历史陈列展以极目楚天为主标题,包括三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分别是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展陈面积总计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约1.6万余件。
湖北古代文明展位于北馆二楼,面积2000平方米,展览叙事年代跨度从距今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到清代中期,属于史前时期和古代。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省博物馆时指出的“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重要论述为指导。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单元,遵循“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凸显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理念,突出湖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及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
展览以湖北地处中国南北文化汇聚交融之地的地理优势为切入点,以湖北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的作用为主要线索,提炼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湖北地域内的重要节点、重要人物,介绍湖北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突出文明相关性,反映湖北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关联,尤其是长江、汉水对湖北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展出的重点文物有郧县人头盖骨、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睡虎地秦简等。
湖北近代风云展位于北馆三楼,面积1300平方米。
展览叙事年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重点展示晚清汉口开埠、洋务新政、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突出展现近代湖北人民探寻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历程,以及自立自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湖北现当代英杰展位于北馆四楼,面积950平方米。
展览以现当代湖北名人为中心,串联展示湖北现当代历史进程。展览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志士”“军旅名将”“科学精英”“文化俊杰”“时代楷模”六个单元,介绍湖北名人123人,并通过人物事迹反映中共五大、黄麻起义、中原突围等湖北现当代历史重大事件。
展览展讯
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与提档升级,将于本月底重新对公众免费开放。此次开放,北馆将隆重展出一系列镇馆之宝,其中包括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精美的石家河玉人像以及珍贵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重要文物,为公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历史、感受文化魅力的机会,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期待广大观众前来参观,共同领略荆楚大地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展出地点:湖北省博物馆北馆二楼
来源: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云新闻
编辑:戴静怡
审核:董姝辰
监制:博物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