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物介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 ,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一位在多个领域开风气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成就卓著,涉及哲学、史学、小说考证等领域。
2、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与成长:
1891 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在家乡私塾接受教育,受母亲教导和安徽文化影响,养成正直性格与求学精神。1910 年赴美留学,接触新思想,师从约翰・杜威,信奉实用主义。
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7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运动,反对文言文,还提出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治学方法,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在白话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起带头作用。
中年时期:
教育与学术: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在北大任职期间继续学术研究,创办《努力周报》,在多领域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
政治活动:抗战时期出任驻美大使,进行 400 多场演讲,为中国抗战赢得美国经济支持;战后参与联合国制宪会议等国际事务。
晚年时期:
1949 年赴美,后于 1958 年回台湾任 “中央研究院” 院长,提出学术独立主张,拟定科学发展计划纲领,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工作,培养年轻学者。
1962 年,胡适因突发心脏病在台北去世。他一生获 36 个博士学位,在文学、哲学、史学等多领域留下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文化和学术的现代化进程 。
3、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胡适,人们通过多种方式缅怀他的贡献和精神。先是1992年11月1日—5日,黄山文化书院、黄山市社联、徽州师专发起,安徽大学主办,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华东师大哲学所、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安徽省古籍办联合举办的首届胡适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齐云山举行。来自全国8个省市30个高校科研机构及其它文化学术团体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2020年8月25-26日,为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在艺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联合举办“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主题学术研讨会。
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出资设立“胡适研究奖学金”,目的是为鼓励安徽大学博、硕士研究生进行胡适研究。
4、有奖问答
活动对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
参与者答题分数达80分及以上
可获得0.5个4+x思想品德素质学时
编辑|团委新媒部 梁钰瑶 彭俊淘
初审|肖佳惠 梁钰瑶
复审|吴顺利 郑颖超 郑淅丹
终审|董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