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日本的教育就不得不先浅谈一下我对日本文化的粗浅了解。
从接触《菊与刀》开始,我便将日本人的形象打上了“矛盾”的烙印,爱美和黩武、尚礼和好斗、喜新和顽固、服从和不驯,压抑和放纵、慕强和自大,一手持菊,一手持刀。但那本书更多是谈及现象,也未曾深究原因。
待我最近开始看《日本史简读》,觉得此书在各个层面解答了这种矛盾。
首先在人种上,日本的原住民是绳纹人,而之后迁入的弥生人,更像大陆长江中下游一代的移民,两种人类在基因和文化上都大相径庭。绳纹人是狩猎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处,更为平和;弥生人是水稻文化,要征服自然,且铸造了铁器,因此更为进取。所以从基因上日本就是比较分裂。
其次在国家结构上,由于国土分为四岛,且多丘陵地形,日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更像欧洲的城邦制度,一直缺乏集权,幕府是大名的联合议政,二战后则直接采用西方政治体制,社会形态直接跳跃了,天皇强权的时间极少,也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时期,很少有一种意识形态能长期控制人们的想法。
再次从原始文化的根基上,日本是多神而不是一神。从绳纹文化开始,便崇尚自然,所谓万物皆有灵,就是草木有情,千寻里面的百鬼出巡是有点可爱的意味。死亡因此并不恐怖,不过是人变回神的一个路径,灵魂去了新的结界。到了武士时期,对“死”的看法,更加超脱,甚至以死为美,动辄切腹。当然坏处是对别人的生命也比较漠视。日本对死的看法和它地震海啸频发的地理环境也有关系,容易让人觉得无常。儒学在日本一直不太兴盛,不如禅宗。因为本质上,儒教是御人之术,人定胜天。但日本人选择了重直觉、尚顿悟的禅宗的思维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逻辑。包括对性的宽容、相关产业的成熟,也是文化中不以此为耻,认为是自然之道。
在日本历史上最长的统治年代是江户时代,在经历了暴虐的织田信长和狂妄的丰城秀吉之后,坚忍勤奋的德川家康走到了台前。据说他像极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事无巨细都要安排的好好的,个人生活上也是极其简朴。在德川幕府200多年的治理时期,日本的等级意识达到了顶峰,大名,武士和老百姓连日常交流都有严格界限,更不用说通婚。
在这里必须重点提到唐朝的科举,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日本人遣唐那么多次,唯独这个拒绝学习,使得它们的阶级固化非常厉害。多灾多难的社会使得集体主义成为必然,农奴们在领主的庄园里生活,被武士严密监视,导致了极度的压抑,和心理上的盲从。尤其是武士阶层,更是愚忠,它的道德标准只以是否忠于领主衡量,类似荆轲刺秦的故事比比皆是。不同领主之间也极少交流。
到今天可能日本的公司制度都是这种庄园经济和城邦制度的缩影,所有人在“社长”的带领下兢兢业业,不敢质疑,不敢创新。但另一方面,也算领了长期饭票,在一个“小庄园”里服务终生直到老死。
总而言之,日本从基因,自然环境,文化乃至社会机构的多元和分离,就导致了它的族群内部无法呈现一种统一的画像。比如说尚武和好斗,幕强和自大可能来自武士和贵族阶级,尚礼和压抑服从则是社会的底色。绳纹文化和禅宗给了他们审美和对自然的敬畏,明治维新以及二战后的美式平等,又把一切都迅速碾碎压平。
回到日本的教育上,你依然可以看到某些历史的痕迹,比如对“纪律性”的要求,对体育以及强健体魄的重视,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则有江户时代工匠精神的残余。对自然和自然科学的推崇是绳纹文化的核心等等。现代化的一面体现为日本的教育普及率很高,1912年,学童就学率已达98.2%;1953年,日本九年义务教育已达到99%;日本在战后的20年,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1965年,日本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支出的 34. 88% , 超过美国(29. 97%), 英国(18. 7%), 法国(18. 8%)。日本的学校平均硬件软件都不错。
日本的就业率一直也不错,今年更是高达98%。人口老化决定2015年之后年轻人就供不应求,所以日本人其实没那么卷,可能比起中国韩国印度来说,真的是佛系很多。国际学校四年级之前没考试。课后的私塾也是重视体育和才艺为多。没有学区房,无需购房焦虑。可能也是社会治安不错,小孩子独立性比较强,4-5岁就可以成群结队过马路了。
日本大学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日本上榜的高校共41所,进入榜单TOP200的日本高校有10所。其中东京大学全球排名第22名,并且在学术声誉这一项上,东京大学拿到满分100分(世界高校一共8所满分,,东京大学也是亚洲唯一一所)。其他比较有名的综合性大学有七大帝国大学,还有专攻理工科、类比美国麻省理工的东京工业大学,有培养商科精英的一桥大学,也有导演和艺术大师的摇篮——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等。
日本的纸币上印的不是政要,而是哲学思想家。
他们的诺奖得主有28位,似乎也和一种能用工匠精神做事,纯粹,静的下心有关系。很多人在获奖前也是寂寂无闻。
在日本留学,日语是迈不过去的坎,即使在东京读国际学校日语都是第二外语。这也是很多人
心存芥蒂,宁可去泰国的原因。但我觉得泰国的高等教育完全衔接不上,除了学英语还行,整体不成体系。
日本的国际学校相对中国国际学校的学费低,大概15万人民币左右。很重视家长的背景和英文,推荐信作用很大。学位稀少,而且基本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在东京市区的国际学校学位更是凤毛麟角,至少提前2-3年规划。
日本国际学校大多是IB,A level 7-8所吧
热门的有
ASIJ 美国学校,可以比照上海美国,或者香港国际,
BST 英国学校,位于市中心,常年等位,类似惠灵顿德威, A level
KIST 最卷民办国际,类似世外平和,或者香港ISF这种,可以日语面试,只要成绩好,要考进去,IB成绩漂亮
Seisen ISSH 之类教会女校,可类比香港女拔萃
下图来自小红书
坦白说,如果纯粹是从教育的角度,把日本作为去美国留学前的一个过渡,我觉得香港和中国的国际学校虽然学费略贵,但教学质量未必输,学位更充裕,语言障碍更小,回家也更方便。大多数去了日本的孩子还是因为父母的事业需要才去的。
如果想得更长远一些,考虑到大学的衔接和之后的就业或者科研,如果不是瞄着顶配的人生,根据日本目前的高就业率,或许相比国内的疯狂内卷,或者是美国的等待H1B签证的忐忑,在日本的孩子可以有一个更平和自在的人生,所以孩子自身的想法也很关键。
性格比较内向,执行力强的孩子其实挺适合日本的大环境,或者下一个机会就是提前预见老龄化,欲望衰退后的社会形态以及相伴机会,然后在中国创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