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1月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坚平介绍相关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坚平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银发经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等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也是我市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扩大老年产品供给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
》》》重庆人口老龄化率在西部地区高居首位
重庆的老龄化程度是比较高的。2023年,全市65岁以上人口超过600万,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高居首位。近五年,全市老年人口规模年均增长23万,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消费理念的更新,老年群体已经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也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当前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交错叠加的背景下,重庆坚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进相关任务落地落实。近年来,我市持续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深化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渝悦养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渝悦养老”就是市里在建设“数字社会”系统中重点打造的一个综合应用,同时连续举办十八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多家本地企业及产品入选全国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20项工作举措
《实施方案》充分聚焦群众关切和市场需求,注重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循环、相辅相成,将“解难题、扩供给、育产业”作为关键着力点,细化提出20项工作举措。
第一个方面,是实施服务兜底工程。从“关键小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老年人权益保障等8个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分别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第二个方面,是实施供给扩容工程。重点抓好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壮大银发经济品牌、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繁荣银发消费市场等5项重点工作,通过高质高效的供给来创造需求,提升银发经济总体规模。
第三个方面,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围绕老年用品开发创新、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旅游观光、适老化改造等7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第四个方面,是要素保障。从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完善用地用房保障、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数据要素支撑等5个方面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同时,也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评价监测、加强宣传引导,推动重庆市银发经济发展各项任务都能够落地落实。
光明网记者:《实施方案》充分关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请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坚平回答记者提问
李坚平介绍,当前,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和迫切。这就需要协同发展养老事业产业,把银发经济培养成为面向“夕阳市场”的“朝阳产业”,打造一个新的领域。接下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重点围绕“育产业”抓好3方面工作:● 强化老年用品开发创新。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个性化、品质化的老年用品。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等方面需求,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壮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既要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也要培育壮大民营企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传统银发企业转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厚实、老年消费潜力巨大等优势,促进养老、健康、家政、体育、文化、旅游、物业等服务业以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游新闻记者: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需求越来越高,请问重庆市是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呢?
邢雅翕回答记者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介绍,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在完善政策措施方面,陆续出台了系列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养老机构申请内设诊所、医务室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对养老机构办二级以下医院的实行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在健全服务体系方面,以医疗机构延伸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两种主要服务模式,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6家,医养床位5.2万张,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引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2213对,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今年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并建成20家社区医养中心,让失能失智老年人就近享受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高血压“两病”门诊全覆盖,确诊即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专项机制保障范围,使用集中采购药品,在报销限额内100%比例报销,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诊。建强人才队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培养6500余名医养结合从业人员。● 在优化服务举措方面,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费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腹部B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8720个家庭医生团队,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约转诊、药学、长期处方、个性化签约等服务。提供数字赋能服务,“医养家”“互联网+护理”等数字应用陆续在九龙坡、渝北、潼南、两江新区上线,群众线上下单,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开展康复护理服务。第1眼新闻记者:当前我市在丰富老年文化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下一步在助力银发经济发展方面还有什么打算?
钟前元回答记者提问
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钟前元介绍, 近年来,市文化旅游委把为老年人群体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作为服务重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推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文化总馆41个、分馆1323个,一级馆率95%位列全国第二;图书总馆42个、分馆1957个,一级馆率90.7%位列全国第三;博物馆131个,美术馆24个,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820平方米,极大方便了老年人群体就近开展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居全国第七。● 丰富老年人文化供给,推动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化免费向老年群体开放,周末、节假日、夏季延时错时开放,年均服务老年群体超1500万人次。● 优化提升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适老改造提升,全市区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均已实现无障碍化。下一步,市文化旅游委围绕推进构建老年友好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支撑银发经济发展,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① 继续完善老年友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启动“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明年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0个,总量达500个,同时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场馆适老化改造提升。② 继续优化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继续办好乡村“村晚”、乡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广场舞展演、大家唱群众歌咏比赛、以及送演出、送展览进社区、进小区、进乡村等适合老年人口味的群众文化活动。办好办活市民夜校。③ 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发布“15分钟品质文化圈”文化地图,建立线上征询反馈机制,精准对接老年群体文化需求,通过文化志愿服务完成线上“点单”、线下“配送”服务老年群体。重庆日报记者:重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请问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徐松强回答记者提问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松强介绍,重庆大力构筑“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家门口供给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市民政局将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① 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695个老年食堂(包括助餐点),老年人能够就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助餐服务。下一步,还将深化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着力降低租金、人力等经营成本,吸引更多餐饮、物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同时,支持建立“中央厨房+冷链输送+社区配送站+流动餐车”的配送餐体系,支持互联网平台、物流企业开展送餐服务,支持农村“赶集食堂”建设。② 拓展居家助老服务。目前,市民政局已经打造了镇街一级的养老服务中心963个,社区一级的养老服务站点有10912个,另外还有家庭养老床位5000多张,提供就近就便的为老服务。下一步,将支持物业企业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照料看护等服务。鼓励家政企业与养老机构合作,发展多业态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探索建立以专业照护为重点的“家庭照护床位”。③ 完善养老照护服务。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接近17万张,其中60%以上是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接下来,还将推进护理型床位建设,推行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推动老年人在社区、家庭里养老也能享受机构的专业服务。④ 丰富老年文体服务。目前,全市社区老年大学已经有918个。下一步,将着眼老有所学,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社区老年大学办学网络,搭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完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设置老年人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⑤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十四五”以来,全市已经改造提升了乡镇敬老院564家,一半的敬老院已经得到了改扩建,有效改善了农村老年人养老条件。下一步,还将推进乡镇敬老院的提档升级,深化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探索实施“互助养老”工程,丰富农村互助养老点助餐、助医、助洁、助乐等服务项目,促进农村邻里参与互助养老。⑥ 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服务。主要是加快推进《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推行养老机构合同网签、预付费公证提存模式,强化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监管,严防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