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上面的蓝色字体“养鸟”关注,再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这样您就可以收听更多精彩文章了~
...........................................................
...........................................................
👉萨克斯《草原之夜》,太好听了,这才叫音乐!
...........................................................
作为最适应温带自然气候条件生长的绿绣眼鸟,主要活动的地区约为北纬35度以南的广大地区,而最适合其生长繁殖地,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们知道,鸟的生物行为是受时令控制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时节气,而所谓节气转换的关健条件就是温度。据笔者实践的感受,大致是C氏20——35度,应为其最佳生长温度,而C氏25度应为鸟开始发情、交配的最佳温度,而30度以上则是鸟进入繁殖期的初始温度。这个温度的上升曲线,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变的变化曲线,因此温度是绣眼鸟寻找最佳生活繁殖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然鸟儿不是光凭气温来决定选择生存和繁殖地的,另外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如水质、土质、树林结构、空气质量、大气压力、获取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等等。 鸟儿的歌唱,当然也离不开这些“硬件”的支撑,故江南地区的绣眼容易大“唱”,这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作为笼养绣眼鸟,它的生存环境己经被“固定”在斗方之笼的笼中了,我们养鸟人面对的己不是自然的野生绣眼鸟,而是受人来支配的“笼中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笼养”的思维,用人的智慧和科学的手段,尽量减小“笼养”和“野生”之间的差距,使鸟在笼中能够“乐不思蜀”,并逐渐恢复其善于鸣叫的天性。 我们排除其它一切外在条件的因素,可以说一只鸟在南方能叫,而在北方也应该能叫,因为鸟鸣叫是鸟的本能,它是鸟用来传递信息和追求异性的必然表现,是受雄性鸟的腺性发育和性功能完善的程度来支配的。而恰恰这决定鸟的鸣叫能力的腺性发育的程度,又是与温度和生存条件、食物营养供给极为相关的。所以当外在环境和自然条件突然改变以后,要恢复原有的状态,这就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取决于这一过程孰长、孰短?那就要看鸟自身具备的素质和适应能力了。 北方在别的季节里还比较容易伺候绣眼鸟,困难却发生在冬季、初春季节里,由于北方为冬季采暖区,家里离不开火与暖气,而这对绣眼鸟却是不利的。可以想见室内与室外的近20度的温度差,人也吃不消何况小鸟?但长期关在密不透风的室内,显然对鸟很不利的。而且北方鸟友又不能将鸟挂到室外,这就需要鸟友们开动脑筋,寻找一个温差不大、虽然有暖气的照拂但又不是很热、且又能透点新鲜空气的地方。这地方笔者帮不上忙,总之要靠鸟友自己“就地”解决。但可以告诉北方朋友,绣眼鸟在北方冬天生活,只要最低温度不低于C氏5度的室内,且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有新鲜空气透入的条件下,应该能够安全的越冬。 当然,越完冬后“出房”的时间要慎重,不要操之过急,要待春天的温度基本稳定后再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出房。这其中还有很多养绣人冬天操作的要领,比如冬天的洗浴,冬天的食料的配给,冬天里在阳光明媚的中午,也可以在温度不低于零度、而且无强风的条件下,也可以短时间的遛遛鸟。 如果说在北方安全越冬后,再能有一群遛鸟人聚在一起遛鸟,创造一个遛鸟的氛围,那么美丽、可爱的江南小精灵——绿绣眼鸟的如金锤个击磬的大唱鸣声,定会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的上空激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