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一岁之末为“腊”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
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
腊八节节气来源
腊八节,又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也称“法宝节”,是佛教徒的盛大节日之一。
腊八是农历大年的起点,民间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人们从腊八开始就为新年的到来进行物资备办与环境清洁,期盼着新一年的到来。
腊八节
传统节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节日习俗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一碗寓意着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寒意,更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幸福的滋味。
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有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
腊八节
传统节日
过了腊八就是年
文学里的“腊八粥”
宋·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多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清·夏仁虎的《腊八》: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沈从文的《腊八粥》写于1925年的北京,描绘了“八儿”家熬腊八粥的情景(节选):
“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合。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冰心的《腊八粥》写于1979年,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也有写“腊八”的文字: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别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大人可以带孩子认识制作腊八粥的各种原材料
认识各种米类,或者进行竞猜活动
一起进行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
比如剥花生、剥栗子、帮助清洗等
待美食做好,与家人一同感恩、分享。
节日与美食相连,美食与家相连
怀着虔诚的心过节
将亲情、热爱生活的心情都煮进美味中
相信所有温暖画面都会留在孩子记忆里。
识别二维码,关注分享点赞在看
监制 | 张俊峰 统筹 | 侯 阳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公众号大部分文章版权均属温县文广旅局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单位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温县文旅”,违者本公众号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资讯信息等,其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资讯信息,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纠纷本公众号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三、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大部分属原创作品;转载文章搜集自互联网,编辑人员均已注明转载出处,部分转载文章没有注明的,即转载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绝非故意漏写。
四、温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声明:任何浏览者在任何时间浏览本公众号任何信息,即表明已阅读本公众号版权与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0391--8393530
地址:温县文化广场图书馆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