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门:
个人非常反感现在乒乓球的一些粉丝团体,以前不是这样的啊,这波人是怎么冒出来的?
哎说不得说不得啊。
我记得好几年前,我在一档给孩子的节目中提到过“粉团”的事情,当中不慎讲了一个艺人的名字。好家伙,后来不得了,举报的投诉的,就差判我死刑了。
我试图和她们有一些解释和沟通,发现很难沟通。她们使用的是统一话术,而且根本不听我讲什么。我一想对啊,我分析的不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么,那种集团军结合机器人作战,我哪里搞得过么。
现在这个模式进军乒乓球——说实话,这也算是种瓜得瓜。以前乒乓球的变现能力没那么好,去搞什么巡回赛,年轻观众也比较少,都是社区组织的,或者中老年人。这样怎么吸引赞助商啊,于是就有了一系列操作——包括接触“粉头”,引进这种有那么点宗教特征的“粉团”模式。
确实市场起来了。但副作用也有。这类粉团如果需要持续产生凝聚力,产生商业爆点,就得营造“排他性”——只有让大家相信“全世界都在欺负我们的哥哥”,大家才会为哥哥鸣不平,才会掏钱支持。
如果“既为我们哥哥加油,也为别家哥哥加油”,“批评哥哥我们能接受”,那就显得不忠诚了。
“营造忠诚”是财富之源。这个道理大家一想就明白。至于球赛的规则怎样,战术怎样,都不是什么障碍。他们并不需要普及这项运动,只需要打造财富链条就可以了。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挽救了市场;从消极的角度来说,他们可能也会终结这个市场。
说实话,现在有些乒乓球赛,我是不太建议小朋友去看的。如果比赛和粉团预期违背,那种阴谋论会很奇怪。反倒是足球场上的对骂显得光明正大些。
@乖**0:
(之前谈过一个孩子表达爱国方式的话题)我觉得,支持小朋友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棒的,并且告诉小朋友允许别人认为其他人和国家最棒,因为每个人看到的认识到的维度和接触到的展示面都不一样,这样告诉小朋友会不会更好一点,告诉小朋友这个争论没有意义就有点伤害小朋友了(爱国情感我觉得应该被好好表扬)
先简单回顾一下话题的前因后果,来自《【破圈】主题太大,就不值得辩》,里头提到了在海外的孩子,感受到大家对“最棒的国家”评价不一,说怎么能代表中国“辩论回去”。
我的主张是“放弃这种辩论”。它比较浪费时间,也很难获得共识。说实在点,就算有人在公众场合参与这种辩论,目的也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传播给本国公众。
“小朋友认为自己的国家最棒”和“允许别人认为其他国家最棒”在操作上是有点难度的。能实现当然最好,但说实话,即便是大人,做的也未必好。
除了我之前提到的“维度太多,导致‘最好’无法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很难覆盖到和我们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人群中的。
我去聊四大发明,聊万里长城,聊无人机,聊移动支付,那边是接不住的,心里只会想“和我有什么关系,和你有什么关系”。
别想不通。假设一个印度同学和我大谈恒河文化的伟大,聊印度IT在全球的影响力,我可能也会觉得“那又怎样,还不是在吃很奇怪的咖喱”。
它太远了,而且自己也没为它添砖加瓦。拿着先辈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给自己“贴金”,确实会自豪,但那是没有感染力的。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只能在有交集的环境中,展现个体的魅力。比如真的打球很好,真的数学很好,真的会做菜……一个在国外生活的中国孩子,如果能用一碗红烧肉摆平那些五湖四海的家伙,所起到的作用远比做什么文化宣讲大的多。
再借着红烧肉说中国文化,让别人心生羡慕,就很有说服力。因为这事儿“和你有关系,和我也有关系”。
大概能明白吧。
@青**言:
段子手说得自然流畅,真是天赋异禀还是有专业基础?
这样打比方吧。比如,我稿子写得好像还可以。因为真的可以靠它挣钱,是得到市场验证的;然后我读点儿东西好像也还行。
你觉得我是天赋异禀还是专业基础。
许多人在做的事情,都可以打这个比方。有人钓鱼钓得特别好,有人游戏打得特别6……
你看,归根结底,一个是“这块料”;另一个是“这块料没浪费,照着它的特点雕琢了”。
“这块料”接近于“天赋”——就拿段子手来说,他得有抓住笑点的能力:有人随便打个岔就能把大家逗乐,有人编了半天都显得很严肃;“没浪费”接近于“专业”——去朝这个方向练习,搜集素材,反复打磨,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只消耗天赋,很快就消耗完了;只强调勤能补拙,十之八九瞎忙乎。
这哪儿是道选择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