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前段时间上海有位女士选择去瑞士“单程旅行”,我看到朋友圈啊,还有些博主,说她勇敢,在赞美他的选择,但我总觉得哪里有点儿不对劲,是不是我还是太没有同理心,过于保守了?
这和过于保守没关系。作为《健康脱口秀》整整四年的总编剧,我看到这个事件时,也有些别扭。我在创作中,包括自己在实践中,都是主张“遵医嘱”的,对那种“追求生活精彩”的决定,我可以尊重,但未必会理解。
这样说吧。为什么对有些疾病,医学界会主张主动干预,包括调整生活习惯,甚至服用一些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是为了让你为了生命的长度减少生命的质量,从而让他们多挣钱吗?
并不是。而是医学是在进步的。可能你坚持几年,科学就有进展了,副作用更小、更能帮助你恢复正常生活的药物就出现了。就拿红斑狼疮来说,我们这一代,和父母这一代,治疗方案、预后大不一样。
如果医生觉得“你这个病很凶险,等不及”,他也会暗示“算了,不要人财两空”。如果有人把医嘱当做阻碍自由的牢笼,当然,这是权利。但在我接触到的案例中:
后悔的人一定不会少。或者说,我遇到的后悔的人,远远比“认命”的多得多。一部分人会在临终前去找“神药”,还有一部分会投诉医生。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我接触医生太多,会有医生视角。这样,我引用一下曹骏老师说的话吧。他说:
如果说,放弃治疗,追寻自己的结局在很多人眼里,是活得很精彩,那么那些苦苦挣扎、坚持治疗,等待一丝希望,尽力生活的人算不算很精彩?假设前者是精彩的,那么后者也一样精彩。没有谁比谁更精彩,没有谁的选择更高尚,更勇敢。勇敢面对死和勇敢求生是一样的。
我们的那些“别扭”,或许正来源于这个道理吧。
@大**头:
鸽叔,我想问一下,我是大一新生,在以后的求职里面,那些人事部是不是以实习为一,学校和专业第二?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挺“古典”的,比如你说的是“人事部”,而不是“人力资源部”,更没有说“HR”……是不是倾向于体制内的工作?
从身边的情况看,仅存的那些招收应届生的企业,确实更重视“实习经历”“实践经验”,比如参与过什么项目,去过哪些同类企业……
单位招人,最好“即插即用”,或者尽可能地降低培训和试错成本。实习经历显然是一个特别有用的证明。
但后来我也发现了一个情况——这些单位之所以没把“学校”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求职者的毕业学校“档次”总体比较接近——要么大多数是一本,要么大多数是二本。我们很少看到一本和大专在竞争同一个岗位。
岗位需求本身就完成了“分层”,校招摆摊也完成了“分层”,“实习经历”自然就成了排序重点。
“一个没出过校门的复旦毕业生”和“在大厂担纲过策划的杉达学院毕业生”在投递简历、企业面试环节,基本上是碰不到的。它确实很戏剧化,我也很想看看企业到底会怎么选,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这样说吧。学校肯定是有用的。有些企业压根不会去二本以下的地方校招。
但对已经在读的大学生来说,你很难转学,那就多找些实习机会,成为本校机会最大的那个人。
@岁**7:
有空聊聊黄磊老师,最近被网友群嘲,想看看你的思考。
说的是他做饭的事儿吧。就是做个菜还要和你探讨人生的那种。
黄老师做的饭,我没吃过,所以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
核心点在于——“如果说不好吃,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做个菜,要不要那么“讲规矩”。
我想到我以前在冲绳的一家餐厅吃饭,那家餐厅的套餐挺有名,端上来的有刺身、有烧烤、有火锅……
缺点是,我不知道哪个该生吃,哪个该烤,哪个该涮……店员很忙,也照顾不到我们。
于是我把应该烤的牛肉拿去涮了。我的理解是,寿喜锅里的牛肉,不应该是涮的么。
吃肯定都能吃。但从口感上来说,是会有一些差别的。店员过来的时候,有一些惊讶,下意识地先说,这个牛肉是烤的。
我肯定有一点点尴尬。但店员马上表现出一副惊喜的样子:不过啊,它涮起来的味道也很好吃!
然后她就给我们备调料,撇沫,换汤底。显得“涮牛肉也是一种高级吃法”的样子。
我们想象下,如果是黄老师,或者杨子老师,或者我们熟识的一些身边的朋友,看到此情此景会怎样?
他们也许会痛心疾首,可能还会和我说涮和烤的区别,怎样的牛肉才能涮,如果涮了牛肉,这个锅底之后涮海鲜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尊重大自然的馈赠,如何了解美食文化……
吃饭也像上班了,对吧。
这样想想,那家店之所以生意不错,也并非只有“吃”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