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广告信息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威宁从一个全国深度贫困县,立足农业优势,不断探索发展,谋划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一步一个脚印,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推进威宁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深秋的雪山镇鱼塘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园内,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不亦乐乎。果园外,“吃货们”闻香赶来采买,其乐无穷。苹果产业的发展,只是雪山镇农业产业布局的其中一角。近年来,雪山镇结合资源环境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了低海拔种苹果、高海拔种马铃薯、荒山草坡发展养殖业的产业规划,逐步将产业富民的蓝图绘就成产业振兴实景图。今年,雪山镇苹果种植面积5.3万亩,挂果面积超4万亩,种植马铃薯12万亩,牛存栏3万余头,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镇涌现了3个农业产值亿元村,成为特色产业超10亿元乡镇之一。产业规划有前景,群众增收有信心。雪山镇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威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振兴的成功实践。群众在采摘西葫芦(赵庆能 摄)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坚持“强牛壮马、稳粮稳菜、保烟保果”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马铃薯、蔬菜、烤烟、苹果、养牛五大主导产业和火腿、荞麦两大特色产业的“5+2”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动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马铃薯丰收(李继航 摄)
今年,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150万亩,综合产值约40亿元。苹果挂果面积15万亩,产值超12亿元。肉牛存栏43万头以上、年出栏13万头、综合产值超26亿元。冷凉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综合产值约35亿元。烤烟种植21万亩,产值近10亿元。威宁特色火腿年产约100万只,产值约5.5亿元,威宁荞麦种植面积15万亩,产值约2亿元。五里岗蔬菜基地(何欢 摄)
2023年末,威宁农业总产值达240.89亿元,比1954年增长了1146倍。在双龙镇凉山社区700亩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内,马铃薯收获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垄垄藏在土里的马铃薯纷纷探出了“脑袋”。
凉山社区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是威宁推进农业机械化创建示范点之一,基地全程使用残膜收除机、液压翻转犁、多功能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设备,实现马铃薯耕种秋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双龙镇凉山社区机械化采收(罗纱 摄)
从耕牛到“铁牛”,从人力收种到全程机械化运作,双龙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变化让村民马勋友连连称赞。观风海镇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赵伟 摄)
“原来用人工挖,一天四五个人只挖一亩,如今用马铃薯收获机挖,一天能挖四五十亩,效率太高了。”马勋友说。双龙镇农机拥有量达2840余台,实现机械化耕作面积10.05万亩,机械化播种4500亩,农机收获4500亩。越来越多的村民熟练掌握机械操作技能,实现了从蛮力种地到科学种地的转变。单轨运输车正在运输新鲜采摘的油桃(周天贵 摄)双龙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只是威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威宁围绕“创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标,大力推广运用新机具、新技术,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目前,全县有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91家,农机总动力152.24万千瓦,农机拥有量11万台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54.14%。丰收时节,秋高气爽。在哈喇河镇牛街村苦荞种植基地,割晒机来回跑动采收荞麦,荞麦收割后,农户们随即进行人工脱粒,浓浓麦香直扑鼻腔。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草海镇东山村苦荞种植基地采收苦荞(高胜举摄)
荞麦,作为威宁“5+2”农业产业布局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威宁范围内种植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威宁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延伸荞麦产业链,全力推动荞制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探索出了荞麦的无数可能。将一粒粒荞麦变成了荞酒、荞面条、荞饭、荞酥等20余种系列农特产品。其中“威宁荞酥”享誉全国,于2012年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通过了“贵州省著名商标”评审。
荞老者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苦荞酒(陈武帅摄)
目前,威宁境内30余家荞麦加工企业年荞麦消耗量近2万吨,年产值达4亿元,产品除了供应省内市场外,还畅销重庆、广东、深圳、浙江、上海等地。罐装好准备销售的黄梨膏(马召凤 摄)
近年来,威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推进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打造了威宁洋芋、威宁苦荞、威宁火腿、威宁大黄梨等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发展壮大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拓宽了威宁农特产品的发展市场,实现了既是原产地也是加工厂的转变。回望过去,威宁农业发展一路从传统作物到多元产业,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发展,农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展望未来,威宁农业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奋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