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股权又现拍卖场。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阿里资产交易平台上注意到,深圳农商银行的5万股自然人股权公开挂牌并寻找受让方。此次起始拍卖价仅为1元,最终以28.4万元成交,每股5.36元。网站信息显示,共吸引了31人报名,并有8581次围观。
记者注意到,深圳农商银行另有10万自然人股,将于2025年1月4日晚9点开拍,起拍价为50.5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0日仅有1人报名。
事实上,2024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股权频现拍卖平台,却有不少银行股权流拍。这背后凸显出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硬实力不足的信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部分区域中小银行面临内部治理不够完善,经营能力有待提升,竞争力相对弱,融资渠道较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等问题。
来源:阿里资产交易平台官网
股权结构不清制约公司治理
根据深圳农商银行2023年年报,其最大股东为新加坡星展银行,持股比例为13.0%;第二大股东为深圳市怀德股份合作公司,持股比例为6.15%;深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公司和润杨集团(深圳)公司持股比例均为6.0%。其余股东包括深圳市上城物业管理公司等,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
2024年1月,新加坡星展银行“加仓”深圳农商行。当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公告,同意星展银行受让深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深圳农商行3.83亿股股份。股权变更完成后,星展银行将持有深圳农商行股份约17.35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6.69%,继续维持第一大股东之位。
一直以来,股权结构不清是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难题之一。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朱一峰表示,中小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薄弱,风险管理流程不规范、相关技术与工具不足是中小银行的常见问题。
“回溯历史,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构不清、股东行为不当都是中小银行出险的重要原因。”有业内人士称,在公司治理层面,中小银行股权分散容易造成股东监督成本高、动力弱,易现“搭便车”使监督失效,且众多小股东利益诉求不同致治理机制紊乱。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股权被拍卖的背后,折射出深圳农商行盈利能力下滑的窘境。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全国首批由一线大城市农信社改制组建而成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也是深圳市唯一的本土地方性法人银行。
具体来看经营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已达7888.65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466亿元。同期,该行净利润近33亿元,同比减少1.4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84亿元,同比减少8400万元,盈利呈现下滑趋势。
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仅增0.48%。而从2020年至2023年的情况来看,收入规模分别为123.0亿元、127.8亿元、137.5亿元、145.6亿元,分别增长27.1%、3.9%、7.5%、6.0%。
从该行收入结构来看,其利息收入占比高,多年维持在8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息收入95.6亿元,在总体收入中占比高达87.9%。
业内人士表示,极高的利息收入占比往往意味着面对利率波动风险时的被动性和脆弱性,该行也需要积极应对收入增长放缓、利息收入依赖度高、行业集中度高等挑战,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底的0.84%上升至2023年底的0.99%,增幅达0.15个百分点。此外,拨备覆盖率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从2021年底的365.08%降至2023年底的290.29%,降幅高达64.79个百分点。
中小银行股权转让“遇冷”
事实上,2024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股权频现拍卖平台。据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0日,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有几十家区域银行即将“1元起拍”,包括东莞农商行、潍坊农商行等,其中多数为农村金融机构股权,且多为自然人持股,单笔拍卖的份额多数在1万股至10万股之间。
虽起拍价为1元,但实际成交价格因农商行经营、分红等情况而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及经营好的农商行、市级农商行每股交易价格3—7元,县级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每股成交价格多在2元以内,部分甚至低于1元,也有经济发达地区农商行股权价格较高。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除关注价格,还考察银行经营前景、股权质押及市场流动性等。
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的背后,折射出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硬实力不足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部分中小银行在经营能力的提升与风险管理的强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致使其业绩表现差强人意,增长态势也令人担忧。这种局面导致投资者在面对中小银行的股权投资机会时,态度变得愈发审慎,投资决策也更加小心翼翼。
周茂华建议,中小银行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开源节流,精细管理,减缓外部环境形势变化对利润和息差的影响,增强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股权的吸引力。
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未来中小银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优先”,逐步构建资本集约式的经营管理机制;找准市场定位、打造细分领域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行为监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徐潇潇 许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