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持续引入A股增量资金,增强政策稳定性

文摘   2024-10-18 18:07   北京  


两项创新政策工具正式落地,将为A股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文|张欣培 郭楠

编辑|杨秀红

更多的增量资金正准备入市。


10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已批复同意20家证券基金公司申请央行互换便利(SFISF)。这20家机构包括17家券商,3家基金公司。17家券商不仅包括头部券商和中型券商,还包括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等。3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也在10月18日早间透露,央行互换便利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我们还将积极配合央行做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的落地实施,这些将为A股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吴清在论坛上表示。


或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当日券商股大涨。截至收盘,券商板块上涨6.93%,所有个股全部上涨。其中,东方财富上涨15.33%,天风证券上涨9.91%。


10月18日A股市场亦大幅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261.56点,涨幅2.91%。深证成指报收10357.68点,上涨4.71%。科创50上涨11.33%,创业板指上涨7.95%。


实际上,在当日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吴清也透露了诸多信息。“我们正按照三中全会部署,研究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实施方案。”


吴清表示,要加快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分类施策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在吸引外资方面,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努力让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在强监管方面,吴清表示,“强监管不是严而无度,关键是通过依法有效监管,使市场各方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促进强本强基。”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证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强本强基、严监严管,防范风险,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吴清在论坛上表示。 

持续引入A股增量资金

吴清在论坛上提到,投资与融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实现量的总体平衡。


一方面,要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


吴清表示,要加快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分类施策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目前,互换便利工具已开始接受金融机构申请,中国人民银行10月18日正式宣布,已联合证监会下发通知,即日起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证监会也已批复同意20家证券基金公司参与互换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长潘功胜曾介绍称,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机制,使市场融资规模和节奏更加科学合理。


吴清表示,投融资不仅要实现量的总体平衡,也需要实现质的持续提升。抓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个“牛鼻子”,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加大分红、回购力度,落实市值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在吸引A股增量资金方面,外资是其中重要部分。监管层对外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努力让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吴清表示。


强监管的态势仍将继续。吴清表示,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三公”。


对于市场关注的热点减持问题,吴清回应称,针对个别公司违规减持问题,证监会和交易所都立刻采取了措施,进行了严肃处理。其强调,减持是股东权利,正常的减持应予以支持,但对违规减持、绕道减持,必须坚决予以处理,责令购回、上缴价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强监管不是严而无度,关键是通过依法有效监管,使市场各方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促进强本强基。”吴清表示。


吴清还提到,要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我们将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制度,抓好新发布的‘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


此外,证监会还将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综合用好股、债、期等各类工具,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增量政策正式落地

9月24日,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创设两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一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二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10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会议强调,要实施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新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注重部门协调和业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


10月18日,两项创新政策工具正式落地。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组建了工作专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开始接受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政策文件于10月18日正式发布实施。”


“这两项工具是完全基于市场化原则设计的,在国际上也有成功的实践。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不会扩大央行的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投放;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的一条红线。”潘功胜强调。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一年,可视情况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财通证券、光大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其中明确,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一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按季度发放。即日起,21家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贷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回购增持方面,明确了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和主要股东增持股票的基本条件,同时指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贷款方面,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可向21家金融机构申请贷款。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21家金融机构按通知规定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关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


潘功胜表示,“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文章转载、进读者群,请添加读数君微信13681145832)

读数一帜
读数一帜由《财经》杂志证券组创建。数说资本故事,解读财富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