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年轻得主
高松:源自北大,执掌中大
高松
虽然已经是颇有建树的化学家,名声显赫的院士,但高松还是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即使多年过去,他还是怀揣做好科研、做好教育的初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成为中大校长后,他还是把自己当作一名老师。“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历史传承,不同的学科特色,不同的精神文化,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人才培养特点,肩负了不同的责任,因而应该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要培养在世界上有竞争力、有创造性的人,能够引领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高松曾表示。
毛军发:要瞄准目标、坚持不懈
1989年,毛军发从中科院研究生毕业,进入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导师李征帆教授,研究高速集成电路的信号完整性,如今专研这一领域已近30年,毛军发与集成电路的命运交会在一起。毛军发说,“它对我而言就像是工作伙伴,打交道这么多年,总有一种亲切感,这一辈子都会继续和它交往下去了。”
毛军发
1965年,毛军发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酷爱读书,对未知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常常自己捣鼓手上的电子仪器。凭着这股劲,他以全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绩,考上国防科技大学,在应用物理系学习辐射物理,从此便走进了近现代物理的世界。
从事应用物理研究30多年,因他在学术上的建树,毛军发屡次被委以重任,被授予各类大奖。其中,高速电路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基础研究、小型化高性能微波无源元件与天线、射频电子系统的三维高密度封装技术及其应用等三个项目研究,分别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涵盖国家三大奖,在基础研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都能有很高成就。
毛军发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造诣,在教书育人、教学管理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在中科院、上海交大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来一直在上海交大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专任深大之前,已经在上交副校长一职上任职多年。
2023年,恰逢深大建校40周年,在毛军发校长的领导下,深大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要带领深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重而道远,但毛军发并不退缩,毕竟,人生总要有新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一直以来,他都坚信,“可以甘于寂寞,但不能甘于平庸;要瞄准目标、坚持不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回望从业30年的历程,从一名探索科学的年轻人到学术带头人,从一名普通教师到高校掌门人,毛军发用自己的成长轨迹,阐释了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必将引领他走向更高的高度。
李德仁:用一生绘就大地山河
率领团队攻克卫星遥感全球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推动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坚持培养一流的科研人才团队,为中国的遥感测绘工作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讲好“开学第一课”,为测绘遥感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教4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始终在科研和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今年6月24日,李德仁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戴上沉甸甸的奖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德仁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授,是我一辈子的使命。”在这位八旬老人的身上,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得到了高度统一。
“经天纬地,开路先锋”,是测绘遥感事业生动而精准的写照。作为人类认知地球和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测绘遥感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先导性的支撑。
为了推动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迈向优质高效,李德仁倾注了毕生心血。近年来,李德仁带领团队致力于研究“东方慧眼”星座计划,积极突破“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关键技术。
2022年,“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项目论证工作全面展开;2023年4月,“东方慧眼”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24年2月3日,“东方慧眼”星座首星——高分01星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与北斗卫星和中国通信卫星一体化连通,顺利实现业务化运行……在李德仁的带领下,团队的步伐坚实而稳健。
除了投身科研,在教育领域,李德仁也思考了很多。在李德仁的带领下,武汉大学成功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教育体系最为完善的测绘遥感学科体系,组建了一支在遥感对地观测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学科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
李德仁将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的学生们,视为自己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成果。在他培养出的逾百位博士生中,有两人分别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为国家栋梁,是我最高兴的事情。”李德仁表示。
何镜堂:大器晚成的建筑大师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怀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似乎多少也有点感受。”
何镜堂,当他走在华工校园中时,不时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轻人,亲切地叫声“何老师好”,还有人向他要签名。这些,在何镜堂心中,便是十分幸福的事了。
人们最为熟知的何镜堂的作品,大抵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但在何镜堂的心目中,他最喜欢的作品有两个,除了中国馆,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在何镜堂看来,两个作品代表着中国的两段历史,一个是被凌辱的过去,一个是重新站起来大写的现在,“好的建筑,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外在形象,还能感受到一种精神。”
1956年,何镜堂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1961年,何镜堂因学业成绩优异,成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第一批研究生。1983年,经多方波折,何镜堂带着家人回到了母校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开始了全新的工作和学习。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何镜堂在华工一边培养学生,一边进行建筑设计。他和团队先后负责设计了一批工程建筑: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工程、五邑大学教学主楼、广西桂林博物馆……在业界崭露头角。
何镜堂坚持号召大家走“自主创新”和“敢于竞争”的道路,并率先和年轻人一起参与设计竞赛,不怕在竞赛中落榜。“对于投标竞赛,我的心态始终很平和,建筑设计没有100分,谁也不是设计竞赛中的常胜将军;对于华工这支年轻的团队,只有通过招投标,才能拿到好工程,同时也能让我的研究生们在大工程中得到历练,所以我们必须勇敢地参与设计竞争!”
几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何镜堂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建筑创作理念,即“两观三性”:包括建筑的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成为他工作和教学一直坚持的原则。
“我选择了一条设计与研究、创作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一条辛苦但快乐的路。”对于他的职业生涯,他如此总结。
面对以上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五位院士,你的选择将是?
2024,谁为中国赢得尊敬?邀您一起见证。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报名。
统筹 | 赵鹏 编辑 | 睿谣 校对 | 传播部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