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互害社会的局面怎么破?

文摘   2024-11-02 08:24   美国  


作者:张鸣
这些年,有关有毒的食品和药品的报道,是越来越多了。
所谓的毒,无非是两大类,一是用便宜的工业原料取代食用原料加工食品和药品,使之降低成本。二是在食品上添加有毒的化学品,让食品看起来更加好看,或者让过期,腐败的食品看上去像正常的一样。
这样的生产销售链,大概是这样形成的:首先由一些聪明人,包括一些科研工作者,引进或者研究出这样一些添加剂,然后由另外一些聪明的商人,从事销售和推广,最后的环节,就是一些最底层的生产者,具体操作添加或者生产。
其实,最底层的操作者,具体的下毒人,往往都是弱势群体。广东发现的某些市场的把不新鲜的肉浸泡硼砂肉摊摊主,就属于这类人。
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虽说最终完成了下毒,但却一般都没有挣到多少钱。对他们来说,这样做,仅仅是糊口的一种方式。有些人未必完全丧失了良知,也知道这样做,人家吃了,会对身体不利。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他不这样,自己的饭碗就砸了。
实际上,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一方面下毒,一方面也中别人的毒。大家都在互害,没有赢家,没有获利者。就是那些在贩卖添加剂中获利的人,其实也难逃被毒害,因为,这样的风气一旦蔓延开来,有毒的食品和药品,将无孔不入,无所不在,防不胜防。
显然,不是弱势者就一定道德高尚,也不是聪明人就一定不会自己害自己。
很多人,即使明白了互害社会的实质,甚至自己和家人也深受其害,但只要没被抓住,还是惯性地去害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
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守夜人,政府一方面自己下场,扰乱了市场规则。一方面却严重失职,不做监守。
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出来的时候,添加三聚氰胺的厂家,负责人被免职,厂家破产。但给厂家发放合格证书,乃至免检证书的监管部门,却安然无恙。在监管部门那里,监管,成了牟利的工具。
一手发证挣钱,一手以监管作为威胁,鼓励企业上门公关。所以,造成了市场环境相对的恶劣。生产者要想在市场上生产,只能往歪道上想,在歪门邪道上做文章。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互害的局面,唯一的解套之路,就是从政府开始做起,建设一个良性的市场。

加微信,防失联

朋友圈里有广告,介意的请慎重


老鱼随便说
随便说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