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武汉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18.88万人,其中失能需长期照护者近5.8万人。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武汉市政协委员、民建武汉市委常委、市民建科技与健康委员会主任汪东华说。
1月8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在召开,养老服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议题之一,汪东华发起题为《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举的创新模式,推进长护险制度落地》的提案。
所谓长护险制度,即长期护理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第六险”,旨在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人员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服务保障。
2016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启动第一批试点,湖北荆门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长护险制度已覆盖49个城市约1.8亿人。试点8年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即将在全国铺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长护服务人力资源出现短缺,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市也不例外。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MPA中心主任熊巨洋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认为通过实施机构转型和订单式培养,能够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可以借鉴武汉市地铁班的模式,与相关高校合作,进行定制化培养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九派圆桌与大刚观察对话两位提案发起人,就长护险制度在武汉市的落地进展、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对武汉市民的助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汪东华认为,长护险的实施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一份保障,更是对他们的一份尊重和关怀。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长护险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也让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更加深入人心。
以下是对话内容:
1、长护险释放失能失智家庭劳动力
九派新闻:今年武汉两会召开,您作为政协委员为大家带来了有关长护险的提案,能否介绍提案的主要内容?
汪东华:当前失能老人数量众多,解决这一问题尤为迫切。国家推出的“惠民保”等保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问题,但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更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武汉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18.8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05%,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长护险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试点和推广。它能给予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经济上的支持,减轻护理费用的负担。
长护险依赖专业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专业的护理人员数量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基于以上考虑,结合武汉实际情况,特提出“实施机构转型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并举的创新模式,推进长护险制度落地”,势在必行。
九派新闻:在调研过程中,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
熊巨洋:有一个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家中母亲69岁,患有多种慢性病,并且在卧床时期,因翻身导致股骨骨折。她无法自行翻身、起床、进食,尽管视力尚存,但已经失聪,交流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文字来理解他人的话。
根据国家对失能人员的评估量表,失能评估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ADL包括12项基本生活技能,如吃饭、穿衣、上厕所等。如果这些能力的评分低于40分,则属于重度失能。第二个维度是认知能力,第三个维度是感知觉与沟通能力。
这位母亲的评估结果为重度失能一级,她只有一个儿子,孙子还在上大学。如果让儿子来照顾母亲,家庭将失去经济来源。因此,必须依靠长护险来减轻家庭负担。通过政府补贴和个人支付一部分费用,可以请专业的定点护理人员上门提供服务。至少可以确保母亲定时得到饮食和基本的生活照顾。如果没有第三方的帮助,家庭将陷入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长护险成了维持家庭运转的关键。
九派新闻:在长护险制度下,这样的家庭能得到怎样的保障?
熊巨洋:这种情况涉及定点评估机构、长护险经办机构和定点服务机构。首先是定点评估机构从专家库中随机挑选两位失能等级评估专家(一般来自医保定点机构)负责现场评估。评估依据三个维度:第一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二是认知能力,第三是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现场打分后,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给家庭。
如果家庭评估结果有异议,他们有一次申诉的机会。如果对评估结果无异议,定点服务机构和长护服务员、失能者监护人前往长护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如签订长期护理服务协议。定点服务机构和护理员与失能监护者在协议中会明确提供哪些服务,包括基本生活护理服务和个性化医疗服务。政府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如饮食和卫生。而个性化服务,如定期按摩防止生褥疮、换药等,则偏向医疗服务,可能需要自费。
长期护理服务中,长护基金报销80%,个人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例如,对于重度失能一级的居家护理服务个例,荆门市长护基金每月支付1200元,重度二级每月支付1800元,三级则支付2400元。如果是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对于重度失能一级到三级,个人可能需要支付400元到800元。
总的来说,1200元至2400元的费用将支付给护理人员和护理机构,既确保了服务的提供,也考虑到了个人和政府的分担比例。
2、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专业护理员
九派新闻:长护险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
汪东华:首先,民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意识。社会上对养老风险的讨论较少,导致很多人对长护险了解不够深入。长护险的全称是“长期护理保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非一种保障。
如果家庭需要承担所有费用,没有社会统筹和国家兜底,那么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条件好的家庭,父母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而条件差的家庭,父母的健康状况往往更差,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解决资金问题和管理问题是关键。
此外,护理人员的短缺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4500万人,即使全国普及长护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来提供服务,那么这一制度也无法有效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吸引力方面下更多功夫。
熊巨洋:长护险的实施涉及一系列复杂流程和多方协作。
首先,需要确定定点护理机构,签订协议;其次,要评估个人的护理等级,这需要由定点评估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未来还可能涉及承办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等工作。这些都需要明确的任务分配和时间规划,以确保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人才方面目前存在严重的短缺问题。长期护理师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职业类型,长期护理师执业证需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机制来认定。例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可以成为长期护理师。为解决长期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机构自身具备盈利能力以支持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以确保能够承接并提供专业的服务。
九派新闻:如何解决当前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熊巨洋:护理人员的数量不够导致许多人未经充分培训就匆匆上岗,影响了服务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我建议鼓励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施机构转型和订单式培养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国家可以引导一些一级和二级基层医疗机构,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量往往不足,资源闲置,可以转型为长期护理服务机构。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帮助这些医院利用现有资源,为社区失能失智者提供长期护理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武汉市地铁班的模式,与相关高校或职校合作,进行定制化培养。像武汉地铁公司与学校合作,开设地铁班,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地铁公司工作一样,我们也可以开设护理班,为护理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还能为护理行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许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他们认为这是一份低人一等的工作,类似于护工。但实际上,在医院里,很多40多岁的护工都在认真工作,收入也不错。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看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到长期护理行业中来。
九派新闻:如果实施机构转型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并举的创新模式落地实现,将会对长护险制度实施和武汉城市发展具备怎样的意义?
汪东华: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目前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存在较大缺口。若实施机构转型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武汉落地,将对长护险制度和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机构转型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满足长护险需求;另一方面,订单式人才培养可确保有足够的专业护理人才供给,缓解人才短缺问题。此举不仅增强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覆盖面,还将推动武汉养老服务产业的升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助力武汉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大都市。
九派新闻:当前长护险目前的筹资模式是怎样的?存在哪些挑战和难点?
汪东华:目前我国长护险试点城市主要采用三种筹资方式:定额筹资、比例筹资和“定额+比例”混合筹资方式,其中采用定额筹资的城市最多,即以固定额度为标准进行缴费。
筹资主要来源于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医保基金、福彩公益金等渠道。然而,这种筹资模式面临着多重挑战和难点:首先,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较大,长期依赖可能导致医保基金可持续性问题。其次,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较重,可能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参保积极性。此外,筹资标准不统一,各地政策差异导致筹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长护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探索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筹资模式成为长护险发展的迫切需求。
熊巨洋:目前的筹资方式对于长护险来说既不可持续也充满风险。专家和国家都建议应该建立一个独立运营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而不是将其与其它保险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独立险种才能真正为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的保障。
对于投资者而言,渠道选择至关重要。过去,我们没有针对如此大规模的人群提供长护险。国家要求同时承保并增加覆盖范围,这使得单独投资变得昂贵且复杂。如果设立独立账户,逐个收取保费,成本将非常高。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现有的保险体系进行筹资。在筹资过程中,居民医保的费用分摊比例需要由个人和政府共同决定,这需要专业论证和政府决策。
此外,长期护理服务的模式也有所不同。目前,90%的护理服务是居家提供的,而机构提供的服务仅占9%左右。大多数中国人选择居家护理,但居家护理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大问题。许多情况下,是由家庭成员或子女提供照顾。如果子女不提供照顾,或者照顾不周,政府需要进行监管。
政府提供的资助也不应变成一种福利或赚钱的手段。对于长期卧床的失能人员,政府每月提供的补贴用于购买服务这笔钱不是简单地发放给家庭,而是要求家庭成员承担起照顾的责任。
因此,未来的要求可能是,这些家庭成员需要挂靠在定点护理机构进行管理。护理机构不应仅仅是单个的个体挂靠,而是亲情照顾向专业护理过渡的一个机制。未来是否能真正转向机构护理,这是一个方向,但目前来说还很难实现,因为机构资源非常有限。
九派新闻:当前长护险收支是否能达到平衡?
熊巨洋: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动态平衡。简单来说,不同服务级别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比如居家、机构和医院,它们的费用各不相同。具体来说,一个月的费用可能是1200元、1800元、2400元,而在医院的费用则超过3000元,这些都是实际的支出。
这实际上是一个筹资问题,其中个人筹资是关键,而其他机制问题相对来说次要一些。比如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这涉及机构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
此外,不同制度之间衔接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医疗需求、养老需求和护理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一个人住院时,他就不再享受其他服务,出院后,他就需要转入养老或护理服务。这就需要转变养老方式。对于重度残疾人来说,他们需要长期护理人员的照顾。因此,不同服务之间的衔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九派新闻:长护险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汪东华:长护险主要解决的是养老问题。为什么现在养老问题这么多?首先,家庭负担很重,很多家庭收入有限,而需要照顾的老人却越来越多。其次,一些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不佳,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说明健康素养和主动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减轻家庭负担;其次,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后,要提升护理的专业化水平。关于护理专业化,我们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并处理好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之间的关系。居家和社区护理是基础,而机构护理则是最高层级。无论是养老还是护理,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处理好公办机构和民办机构之间的关系、传统护理服务和创新护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现在,很多护理服务都采用了智能在线工具,比如通过APP监测血糖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护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长期护理保险的未来模式应该是医养结合、政企合作、多方共赢。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3、长护险落地,武汉人有望享受优质合理的养老服务
九派新闻:长护险的实施对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有何长远影响?未来普通人是否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合理的养老服务?
汪东华:长护险的实施对武汉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和医疗保健业的发展上。通过为失能老人提供经济支持,减轻家庭负担,长护险增加了对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同时,长护险的实施也促进了医疗保健业的发展,特别是康复护理和居家医疗服务等领域。此外,长护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了健康管理理念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预防和康复。
随着长护险制度的落地和发展,普通人享受到物美价廉养老服务的可能性增大。长护险能为失能人员提供经济支持与服务保障,减轻家庭负担。这会促使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市场竞争加剧,服务质量和性价比有望提升。再者,能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让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更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
九派新闻:武汉市实施长护险的发展着力点在哪?
汪东华: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到2023年年底,60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已达到218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3%,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的速度快,老龄人口的大幅增加,且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均衡的情况。
那么,武汉市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其次,政府需要保障和管理经费,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第三,政府要协调多方资源,包括医保、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以确保服务的质量。最后,政府还应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在资金筹集方面,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在对城乡居民的财政支持上,不能有差别对待。要推动医保制度的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医保的统筹一致。目前,城乡居民的医保报销还存在差异,这种双轨制需要逐步改变。
关于长护险的发展,这是一大趋势。国家计划在2025年全面推开长护险,但目前武汉市仅有30万护理人员,远远不能满足1000万人口的需求。如果随意招聘一批人上岗,而他们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那么护理质量将无法保障。因此,人才培养是实施长护险的关键。资金的筹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人,再多的资金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深入。
九派新闻:未来长护险的试点城市有望进一步扩大吗?
熊巨洋: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已经明确,到202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长护险制度的建设。目前的试点阶段已经结束,接下来将进入制度建设阶段。这意味着,从2025年开始,将不再只是试点,而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
根据规划,最迟在2029年,长护险将实现全国全面覆盖。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先从一部分人群开始,逐步扩大到更多人群。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和城市可能会率先实施,而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中央政府的支持。
长护险制度的建立,对就业、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这一制度能够显著释放家庭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同时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失能老人的护理压力大多落在家庭身上,而长护险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通过社会统筹来提供支持。
九派新闻:长护险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汪东华:长护险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提标扩面、构建统一政策框架、规范管理和服务流程、加强专业化服务团队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完善筹资机制、优化待遇保障、加强宣传引导以及推动创新发展。
具体政策规划包括提高待遇水平、扩大覆盖范围、制定统一评估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加强人才培养、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优化支付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公众教育、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等。
长护险的实施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一份保障,更是对他们的一份尊重和关怀。它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护理服务,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关爱。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长护险的出台无疑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也让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