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终点即起点,旅途是征途。乙巳新春,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各路记者编辑们返乡又回京。行李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带上了来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礼物,将来自运河北首的祝福送给亲朋好友。而返程时,一份份来自家乡的文创礼物也被装进行囊。
春已至,路将行,在返乡和返京的同时,通州融媒各路记者编辑们也在深入思考,为副中心的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今起,北京通州发布新媒体平台将陆续推出《通州融媒记者过年返乡记》,来看看他们的感受和思考——
Part 01
吉林雾凇@通州大运河
周思思
本报记者、区政协委员、
融媒体中心视频编辑部主任
有一种冷叫“嘎嘎冷”。一下飞机,哇,我的家乡吉林一片银装素裹,从盼雪盼雪又盼雪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回到我一片银色世界的故乡,仿佛是在梦中。不知不觉间,早已把“老家”吉林和通州在情感上连接在了一起。
作为区政协委员,我今年特别关注通州“大文旅”产业打造,总想让我们的“大运河”被更多人知道,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多价值,因此今年我也带着“考察”任务回到“老家”,看看家乡有哪些文旅发展路径可供通州参考,让我的建言献策更有依据。
提到吉林,“雾凇”无疑是一张亮眼的名片,它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冬日至,松花江畔,雾凇片片,如梦如幻,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巧合的是,通州也有大运河穿城而过,沿岸植被丰富,造就了潞河桃柳、风行芦荡、银枫秋实等景观。春来时,大运河畔,百花争艳,色彩斑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选择。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部流动的史书,承载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勾勒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运河文化的传承、运河资源的利用上,通州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大有可为。
在今年1月的通州区两会上,我提交了关于促进通州文旅商体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提案。这几日返乡,也让我有了更多思考:我们应该着力建设大运河河岸经济业态,打造系统性、标志性的文旅大演绎IP,依托大型“演艺”活动、音乐节、体育赛事,释放更多消费场景,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精品,开发副中心特色爆款文创产品。
今年回家,我就带回了“燃灯塔”“镇水兽”等通州文创以及我们融媒体中心自制的“新闻人”冰箱贴和“通通来运动”托特包,深受家人们喜爱。当然,我也不会空手而回,我带回了临江门大桥、长白山等冰箱贴,送给北京的家人和朋友。
近年来,通州的冰雪场景和冰雪运动也越来越丰富。今年,重新回归的西海子冰场勾起了老通州人的冰雪记忆,还有活动丰富的城市绿心冰雪嘉年华、拥有奥林匹克标准冰面的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冰场,着实在副中心也掀起了一波“冰雪热”。
归程过后,便是新的启程。不管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还是一名新闻人,我的脚步都将继续坚实向前,继续以我的微薄之力,为副中心发展建言献策。
Part 02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本报记者 王倚剑
又是一年春节,我登上列车,期待着回到家乡齐齐哈尔与家人朋友相见。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我带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我将“客人”带到朋友面前,请朋友猜猜它的来历。“头上有角,身上有鳞片,很像是龙。全身都是蓝色,应该与水有关。”答案揭晓,这位“客人”是一只大运河镇水兽文创玩偶,其原型是传说中龙的第六子“趴蝮”,专职镇水。大运河畔常见趴蝮雕塑,在通州区张家湾镇的通运桥下就能见到。雕塑俯卧水边,紧盯着水面,百年如一日地履行着伏波安澜的职责,保佑运河“少能行船,多不淹禾”。
我也向朋友讲述这一年来大运河边的新鲜事,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挂牌到入选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从三星堆展览火爆全国到水上体育赛事越来越多,从本土文化挖掘愈发“有戏”到国际范儿十足。这只镇水兽是大运河历史的象征,也是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符号,见证着城市文化活力迸发、文旅产业发展。朋友听得入迷,直说以后一定要来看看这座“运河之城”。
城市副中心是运河水养育的美丽城市,我的家乡齐齐哈尔地势平坦,江河纵横,以嫩江为首的“一江九河”哺育一城人民。丰富水资源涵养了一处“地球之肾”——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它于1992年被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后获评“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同样在去年,齐齐哈尔市扎龙生态旅游区正式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扎龙的另一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扎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栖息地和最大的丹顶鹤人工繁育种群再野化基地,被称为中国的“丹顶鹤故乡”,齐齐哈尔因此有“鹤城”之名。2024年,第六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齐齐哈尔举办,吉祥物“齐鹤鹤”正是以丹顶鹤为原型。
“鹤”也是文化创意的重要主题。我在扎龙的文创商店中挑选了一只穿着花棉袄的丹顶鹤玩偶,准备带回北京。
流淌千年的运河和世界珍禽丹顶鹤,都是难以复制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化的鲜明标志。如何发挥它们的能量,助力城市文旅品牌打造,让心灵牵动脚步,以文化故事带动旅游发展?带着大运河的故事北上,我收获了朋友们对通州的向往,携鹤南游,又将给我诸多灵感。
Part 03
我给你带回,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本报记者 谢佳航
这是我工作后第一年返乡过年。思来想去,我精挑细选了几样带有北京特色的产品,其中还包括一份能展现副中心特色的“文化年货”——通州龙舟组合冰箱贴,把“运河上的通州”带回了我的家乡辽宁沈阳。
说起这款龙舟组合冰箱贴,那可真是大有来头。自去年7月以来,它一直是“大运河礼物”店里的“爆款”。北京大运河礼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革告诉我,第一批冰箱贴,3000套瞬间被抢购一空。不仅在通州,连北京其他文化商业街区都掀起了一股购买热潮。“这款冰箱贴的设计独具匠心,立足通州的大运河题材,紧密围绕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展开,巧妙地将景区内北区、中区、南区的知名景点和典型文化元素融入龙舟的龙头、龙身和龙尾之中。”
其中,龙头处三庙一塔的檐角刺破云霄,大光楼的倒影与榆钱新绿在涟漪中共舞;龙身则以东关大桥段为核心,鱼跃广场的欢声与运河码头的桅影交织成现代交响;龙尾则汇聚了漕运码头的沧桑石阶、甘棠闸口的粼粼波光与月岛观景台的流云晚照,在密符扇的纹样里流转千年时光。在形态上,这款冰箱贴采用了拼图的方式,结合宋庄的艺术创作,以精美的画框形式呈现。
看到冰箱贴上那栩栩如生的龙舟,仿佛能听到端午节时大运河上那激昂的鼓声,看到选手们齐头并进、团结协作的身影。通过这款冰箱贴,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通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体会到那种奋勇争先、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而说到体育,作为沈阳人,就不得不提起我家乡的骄傲——辽篮。这次回家,我不仅把副中心的“文化年货”带回家,也带着辽篮2025年台历返程,满格开启新一年。
作为辽篮的忠实球迷,每当我看到台历上那些拼搏的画面,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力量,激励着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努力。新的一年,也祝福副中心的朋友们能够像辽篮一样,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收获成功与喜悦。
★更多重要新闻点开看:
2025-02-06
2025-02-06
2025-02-05
2025-02-04
2025-02-02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融汇副中心APP
安卓系统长按识别
苹果手机长按识别
北京通州发布
微信号:bjtzfb
通州官方权威信息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亮“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