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老板报销少转员工13元”话题上了热搜,2万人帮忙出谋划策,后来……
文摘
2024-10-18 20:28
江西
▼
▼
▼
还有人认为
“窝囊讨要”法
▼
“机智讨要”法
▼
转移矛盾法
▼
收到了2万多条热心建议后
▼
无论是公司的打印机、电脑
还是笔、回形针、订书机
等价格不贵的办公耗材
都属于公司的财物
未经允许
把它们顺手牵羊带回家
或有可能触犯公司的管理制度
构成
“偷窃或欺诈”
“侵占公司财物”
等违法违纪行为
再次提醒大家
如果遇到类似的报销问题
还是要寻求更理性、机智的解决方案
费用报销
正常情况下,一个公司负责采购的人员就几个,如果大家都垫资报销,就有发票抵薪的嫌疑。
经常报销前期的费用,不仅不利于内部管理,可能导致会计数据失真,也会让税务局质疑费用的真实性。 老板或财务向个人支付款项时,一定要考虑,这笔款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企业报销的办公用品、餐费、加油费如果与公司的规模、经营情况不匹配,则很有可能被稽查要求补税。 拿到费用的报销单,财务人员应该考虑增值税能不能抵扣。进项税的抵扣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 ◆没有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等不能抵扣进项税的项目。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不仅限于常用的发票,还有财政票据、完税凭证、收款凭证、分割单等。 有些费用虽然按照会计相关管理规定可予以报销,但所得税上不能税前扣除,应该主动做调整。例如,铁路电子客票丢失后,企业所得税存在不能扣除的风险。 很多人把会计处理和税法混为一谈。例如,税法上规定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很多人在会计处理上就一次性提折旧计入费用,固定资产的净值也变成0。 这种做法错误,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应该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入账。 个人消费在公司报销或者串通第三方故意抬高价格来恶意报销、公款私用,对于国企、私企都是危害特别大的一种情形。(2)报销费用不能仅依据发票,还要有大额采购申请、验收单、合同、入库单等原始单据。(5)采用公户支付,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等便捷支付的方法。
来源:江苏工会、广东省总工会、中国会计报
编辑:廖莎
责编:曾小燕
终审:蔡国民
会昌工会
工会工作宣传、劳模精神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