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企业加“数”前行

时事   2024-12-01 16:08   安徽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它不仅是企业决策、运营和创新的关键力量,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为进一步推进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安徽省国资委举办了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暨智能化创新现场推进会。
会议总结了《省属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落地落实。目前,该计划已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工业互联网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平台体系加速成势、融合应用提档升级、创新发展能力稳步增强,赋能产业提质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3年底,省属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9.1%,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1.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8.05%。
在此基础上,省属企业如何乘“云”而上、加“数”前行?
“一朵云”开启智慧生活
实时监测路网基本情况、分析交通流量数据、一键救援……近日,记者走进省交控集团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清晰显示每一条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后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各类交通数据信息。
“以前,我们处理这些信息基本是靠人工来操作,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给高速公路装上了‘智慧大脑’,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满意度。”省交控集团科技信息部主管吴月说。
作为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和综合交通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近年来,省交控集团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规划了“12541”建设蓝图(即建设1朵交控数智云,打造2大数据中台,研发5类管理信息系统,拓展4维应用场景,训练1个交控智脑),全面运行大数据中心,做好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兴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安徽高速路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省交控集团大数据中心“交控数智云”已为120余个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成为安徽省属企业首个面向直属单位提供云服务的“一云多芯”云平台;集团财务数据管理驾驶舱,为集团总部和20家直属单位上线财务共享系统,财务人力成本节约75%;智慧高速建设,车辆通行效率提升85%以上。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企业不“入局”就会“出局”。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为抓手,以技术为手段”的理念发展金融科技,用数字化思维加快科技引领业务创新发展、赋能管理效能提升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做数字化的前期准备工作了,重点围绕华安证券App和PC端,深耕场景化客户服务模型,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潘晓明说,目前,公司已成功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的即时获取和全程可追溯性,为业务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对产业和企业而言,数字化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必须加快数字技术在省属企业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省国资委围绕构建“2+3+N”发展格局(印发2个行动计划、推进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N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开展数字化转型强基行动、产业数字化创新行动、数字产业化培育行动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行动四大行动,对标学习行业优势企业,开展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暨智能化创新现场推进会等专题培训,推动省属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数字化创新生态圈,不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10月,省属工业企业共建成“双跨”综合型和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智能工厂28座,数字化车间38个,打造数字化融合应用典型案例39个,设备和系统上云达到70多万台套,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超6000台。
361人玩转“亚洲最大”
滚滚乌金分流筛选,千台设备轰鸣运转,在淮河能源集团潘集选煤厂中控室,屏幕上显示着从原煤入洗到产品装车的全流程画面。
“作为亚洲单体最大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我们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基石,搭建高速工业互联网、智能浮选系统、智慧选煤平台,建设智能工位和数据资源湖等,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淮河能源集团选煤公司资深主管何长林介绍,这让选煤厂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现在只用361人就可“玩转”这座千万吨级选煤厂。
从之前传统煤炭企业管理到如今现代化数智化治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成功转型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就是数智赋能。
淮河能源集团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构建“3+2+1”数字化体系,加快“六全”智慧企业建设,投入超30亿元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建成200多个应用系统,2座国家级、4座省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实现全员、全业务、全流程智能化覆盖,管理形态、生产形态、工作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近3年,淮河能源集团煤炭全员劳动生产率、煤巷单进、岩巷单进分别提高20%、19%、33%,人均利润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77%,在有力支撑集团发展战略实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保障了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电煤稳定供应。
同样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的还有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省率先走上数智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之一,海螺集团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资源有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等行业难题,分步骤全方位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打造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形成“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做保障、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水泥智能制造模式,建设智能生产与智慧管理有效融合的“水泥工业大脑”,推进“业财一体化”深度应用,全力推进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海螺集团劳动生产率提升19.9%,资源利用率提升5%,能源消耗下降1.2%,年效益增加约10亿元;产线自动投运率提高至99.3%、管理和决策效率提升30%;平台接入设备13万余台,沉淀工业模型500余个,链接了上下游生态资源,实现了对内对外赋能。
数字化转型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产业模式变革,也是一场认知和思维革命。省属企业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突围,更要刻不容缓地在数字化转型上找出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全要素整合,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从2小时到3分钟
“传统的冰铜和炉渣成分分析需要人工取样后送往化验室制样和化验,反馈结果要将近2个小时,同时受样品不均匀性和技术人员经验等方面影响,无法实现精准调控和标准化作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精炼车间副主任金泽志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在熔炼工序中使用激光成分分析仪等检测装备,3分钟内便可检测出冰铜、炉渣等成分信息,提高了检测和工序衔接效率。
近年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围绕“123N”一体化战略部署,即1个智慧大脑+2个平台+3个方向(矿山/冶炼/加工)+N类5G融合应用,将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建成十大场景84个项目,实现综合能耗降低1%,从业人数减少1.40%,相对降低安全事故率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9.63%。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建设工作,推动‘5G+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设备运维、能源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打造样板智能矿山、智能工厂,加速推动公司产业升级,奋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迈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陈瑛告诉记者。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能转得好、继续转是关键。
“当前,省属企业已进入以价值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关键期。”省国资委科技创新处处长马润华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把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作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突出“三个聚焦”,聚焦重点领域,梯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聚焦价值创造,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能力提升,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化与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各项业务深度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张彩莉

编辑:王嵌

推荐阅读


安徽民企哪家强?百强榜单来了!

国内首座!在合肥建成投用

安徽高校的缤纷绚烂,第一个就狠狠心动了!

安徽16家博物馆晋级!

安徽日报
主流权威,引领舆论,把握全局,及时发布,关注大事,关切民生, 展示安徽形象,凝聚发展力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