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争一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城实践
新篇章
11月13日,“走在前 争一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城实践新篇章”主题系列“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副县长元艳青出席。
会上,四女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四个部门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专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武城县副县长 元艳青
记者提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旅游赋能思想,让文化扩容市场,以优秀文艺作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请介绍下,武城县是如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张东博回答
记者提问
四女寺镇作为武城县特色文旅小镇,近年来实施了系列文旅项目及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下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总体打算?
四女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回答
我镇始终把特色镇建设作为落实国家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运河保护利用、两河牵手及“双镇百村”战略的重要抓手,狠抓项目建设,强化基础配套,突出环境优化,加速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德州主城区“南花园”。
一是文旅项目“领衔主演”。实施四女寺商业街复古改造、拉曼星空营地、水乡集市、百亩油菜花园等9个文旅项目,全力打造景区文旅项目2.0升级版。同时,精心推出拉曼露营观光游以及贯穿四女寺、吕庄子、罗小屯、东佛等村庄的丰收采摘游全谱系旅游线路,培育吕庄子垂钓园、聂官屯生态蔬果、东佛盆栽蓝莓、罗小屯百亩桃园等一批叫的响、立得住的特色品牌,有效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多元化需求。
二是配套设施“搭台唱戏”。实施中心社区项目,建设13栋居民楼、商超楼,可安置360户1152人,即为特色镇建设腾挪发展空间,又盘活了土地资源。目前,二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减河沿岸35座民居拆除和安置补偿,跨区域部门协调解决管线入地改造,确保马拉松赛道四女寺段高标准如期建成。投资100余万元,实施枢纽环岛路提升工程,打通跨域交通“大动脉”,畅通景区内部“微循环”。
三是文体活动“锦上添花”。连续3年承办《京杭大运河再次实现水流贯通》央视直播、大运河德州段端午龙舟文化节活动。成功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武城)冬季全民健身节、德州冰雪节暨冬季露营季、四女寺滑雪节等活动20余次。积极承办京津冀鲁自行车交流赛、2024德州“两河牵手”户外运动嘉年华活动等省市级体育赛事。特色镇品牌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显著增强,产业、人气、资源等要素加速集聚。
下一步,按照“一年强基、两年起势、三年见效、五年完善”四步走路线图,围绕打造德州主城区南花园,以陈公堤为轴、东西两侧为翼,初步谋划总投资3亿余元,实施3R彩虹营地、镇中心社区建设、运河大堤提升、自行车驿站、四女寺村微改造、佛光寺二期、千亩花海(二期)、文旅综合体、道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各类国家省市级文旅活动、体育赛事、持续在基础设施配套、文旅融合发展、环境优化提升、服务提档升级、品牌形象塑造上求突破。目前,自行车驿站、四女寺村微改造等项目全面建成。特别是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3R彩虹营地公园项目,集大型运动、营地度假、田园观光休闲于一体,届时将打造成为全市营地公园建设新地标。生活宜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特色镇将更具特色品味、更富现代内涵,更有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记者提问
四女寺作为《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总体景观规划》中8个核心景观节点之一,请介绍一下四女寺景区景观设计都有哪些内容?
县自然资源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梦成回答
记者提问
水利是“两河牵手”工程的重要载体,我县紧靠大运河,又是潘庄引黄灌区的一部分,还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穿南北,黄河水、运河水、长江水在我县实现“三水汇流”,实施“两河牵手”具有独特的优势。请问在推动水系连通、发展现代水网方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 李静回答
自“两河牵手”工程实施以来,县水利局立足我县水利实际,着力推动现代水网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以“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为目标,研究制定了《武城县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突出“供水保障、水旱灾害防治、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智慧水利”等重点发展内容,致力于打造“引、蓄、排”相结合的现代水网体系。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完善水网体系。去年以来,我县在上级支持下实施了六六河综合治理(引调水)工程、头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二水厂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4亿元。同时,抢抓国家发行国债支持水利建设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防灾能力提升工程、利民河综合治理提升改造工程、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获得国债资金9.0283亿元,重点实施河道清淤治理、桥涵闸维修改造、水系贯通等,提高全县防洪排涝能力。
三是强化工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集中骨干技术力量紧盯工程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调度、现场协调,及时处置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始终把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摆在首位,施工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跟班作业,严格按工程设计施工,杜绝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和质量隐患。
END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