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无我,不负韶华。我是来自阿拉善博物馆的一名红色讲解员。
如果要为我的青春绘上底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讲解服务让我从起初“能不能做好”的自我怀疑,转变成“只管顶上去”的自我坚定,到最后结束讲解,收获了“我也一样可以”的自我肯定。在各种形式的讲解工作中我希望能够传递正能量,传递家乡美。
作为新时代的讲解员,我将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逐梦百年新征程。那现在一起倾听来自阿拉善的声音,我今天讲解的题目是《“8号点”的深情守望》。
在戈壁,风才是主宰,把能动的都吹成沙,把不能动的都刻成画,色彩与戈壁的沙石几乎融为一体。空旷的大地,近在咫尺的天空,即使是下午的阳光灿烂,也难以驱散那一份隐约包含在空气里的些许悲凉。一位老人的蹒跚身影出现在落日余晖中,她就是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尼玛老人,被当地农牧民赞誉为中蒙边境线上移动的“界碑”。
尼玛老人的家里挂着一幅字——“一次选择,一生守护”,这8个字,概括了她50余年的巡边守边情。1971年,年仅25岁的尼玛响应组织号召,背着3岁的儿子、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路艰辛跋涉,来到阿拉善右旗最北端的中蒙边境线——“8号点”,在茫茫戈壁上安了家。
从此,尼玛一边放牧一边巡逻,守护着边境线的安全。为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即便是睡觉时,她都枪不离手,在衣服口袋里单独装着一颗子弹,时刻抱着不怕牺牲的信念。她说:“如果遇到不测,最后一颗子弹我留给自己。”
位于戈壁深处的“8号点”夏天非常炎热,冬天寒冷刺骨,常年不下雨,水资源极度匮乏。刚开始,民兵驻守点没有房屋,尼玛和另外两家守边户搭起蒙古包安顿了下来,一边训练,一边盖房子、搭建哨所。山顶哨所用的石材要靠人力一块一块背上去。由于当地寸草不生,她生活中取暖、做饭所烧的煤,只能从300多公里外的额济纳旗或者更远的阿拉善左旗拉运,人畜饮用水也得去17公里外的一口人工井拉,拉一趟水来回需要1天时间。
生活在戈壁,除了要面临生活上的困难,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次,母子俩巡边时突遭沙尘暴,整个天空瞬间陷入黑暗中,飞沙走石将母子俩分割在黑漆漆的沙暴中,孩子的哭声和母亲的叫声在狂怒的风中显得那么微弱……3个多小时过去了,风停止了咆哮,尼玛才看到了趴在沙子上瑟瑟发抖的儿子。像这样的巡边遭遇,尼玛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1975年,当年一起戍边的青年牧民陆续离开,搬到生活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边防战士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望着即将需要上学的孩子,面对丈夫多次央求,想着没有酱醋、缺盐少水的日子,尼玛的心乱作一团。可尼玛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誓将终身守护边境。她说:“我来这里就是守边的,守边是我在国旗下接受的任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爱人走了,民兵也撤了,离她们最近的亲戚在200公里以外,最近的邻居也相距90多公里。“8号点”就剩下这对母子了,尼玛是“连长”,儿子是“小兵”,她们白天放牧守边,晚上听收音机、给儿子讲故事、猜谜语,守边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来了。
受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儿子哈达布和18岁时也成了一名巡边员。他跟随母亲一同守边巡边,脚步踏遍了边境线的每一个角落,边境线的一草一木他都熟记在心。2023年,尼玛的孙子宝泉,放弃留在盟府巴彦浩特工作生活的机会,成为塔木素边防派出所的一名辅警,接过了奶奶和父亲手中的巡边“接力棒”。从青丝到白发,从母亲背儿子巡边到儿子搀扶母亲瞭望国境线,50余年的守望,她对祖国浓浓的爱深深铭刻在大漠戈壁的一砂一石中。
这就是她们的故事,一家三代薪火相传,矢志不渝戍边疆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坚韧,感受到她对边境线上这片茫茫戈壁最深沉和质朴的爱。“尼玛”藏语意为“太阳”,“哈达布和”蒙古语意为“坚实的岩石”。母子俩的名字印照了他们的一生:用自己的光,铸成坚如磐石的信念。
2024年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尼玛老人,却因身体原因缺席了这一人生“高光时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没什么可遗憾的,知足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祖国的边疆,我过世之后,也要葬在边境线上……”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