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虾导致全身皮疹呼吸困难
吃紫菜没事,吃鸡蛋没事
喝紫菜蛋花汤却起皮疹
吃大米后腹痛腹泻......
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离谱”?
其实
这是因为他们对这种食物过敏导致的
食物过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但大家对它却没有足够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食物过敏的相关知识
食物过敏包括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和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过敏性疾病,指机体摄入某些特定食物后由免疫机制介导的一种异常反应。通常发生在进食后的几分钟到两小时内,轻者会出现皮肤和口咽瘙痒、恶心呕吐,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食物致敏原
过敏主要发生在胃肠道,过敏原为水溶性的糖蛋白,难以被加热、酸或蛋白酶破坏。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牛奶
2.海鲜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
3.肉类:牛、羊、鸡
4.油料作物: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
5.坚果:腰果、开心果、榛子、杏仁
6.水果:桃、苹果、梨、金桔、荔枝
7.谷物:小麦、荞麦
还有一些其他少见的过敏原,如转基因食物过敏原、食品添加剂等。
交叉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与口腔过敏综合征、乳胶-水果过敏综合征相关,多数是植物衍生蛋白,不耐受,难以被确诊,目前尚无标准化的过敏原提取液用于诊断。
食物过敏通过仔细观察、记录摄入的食物,一般都可以筛选出致敏食物。如果症状比较轻,比如只是接触部位皮肤泛红,可以通过“回避-激发试验”来帮助确定是否为过敏。自己不能判断过敏原时,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帮助。一般医生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其出现和持续时间,摄入的食物种类、制作方法、量,既往有无类似症状,过敏家族史等进行判断。
皮肤点刺试验
把可疑的过敏原取微量扎到患者皮下,观察皮肤是否出现风团样红肿及其大小。
血清食物特异性IgE检测
抽血查过敏原,其实指的就是查血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做出相应诊断。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在避免摄入可疑食物一段时间后,若症状改善甚至消失,则可高度怀疑过敏症状和该食物有关;此后再逐渐少量摄入该食物,若出现同样症状,则可确定为对该食物过敏。该检测必须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和监护下进行。
避免摄入过敏食物
避免摄入过敏食物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同时避免进食交叉反应性食物。
抗过敏药
出现局部的过敏症状(皮肤和口咽瘙痒,水肿等)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法莫替丁以缓解症状。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的首选药,能够有效缓解水肿、支气管痉挛、荨麻疹、胃肠道症状和过敏性休克。
新的治疗方法
食物脱敏治疗(口服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皮肤免疫治疗),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等,也在探索包括益生菌、中草药、重组疫苗等对食物过敏的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是患者、医生和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购买包装食品前,关注食品成分与标签。
2.母亲在孕期和哺乳期时,不建议盲目限制饮食,适量、营养均衡即可。
3.在婴儿出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固体食物,可以有效预防食物过敏。
4.外出就餐时,将自身食物过敏情况告诉餐厅人员。
5.一定要提前告知老师和校医,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
6.合理选择替代食物,如对小麦过敏的人,可以选择大米、小米、玉米等食物替代。
一次食物过敏后,再也不吃这种食物。
有的食物过敏可能伴随终生,但是也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受到受患者年龄、食物种类、过敏程度等影响。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回避-激发试验”来测试是否重新将该食物加入饮食计划。
对某种食物过敏多吃几次就能脱敏。
食物过敏并非“多吃吃”就能脱敏那么简单,随意多吃非但不能顺利脱敏,还容易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有生命危险。
主编 | 何 虎
审核 | 赖 云 钟芝佑
编辑 | 任玉洁
来源 | 四川教育安全
↑ ↑ ↑
长按可关注
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优质1080P视频素材及文字稿件
请投邮箱ncsjtj@qq.com
人人成就教体· 教体成就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