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调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遭遇袭击。中国记协发文称,将继续密切关注事件进展,与记者及有关部门保持沟通,维护记者正当采访合法权益。
据了解,上述事件发生在王文志、程子龙在安徽进行采访追踪报道期间。
11月14日晚,就《经济参考报》记者被袭一事,中国记协通过官微发声:
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施工现场被袭”新闻,中铁七局微信公众号于20时34分作出回应。
全文如下:
今天下午,中国记协关注到网传“记者采访遇袭”之后,立即同有关方面沟通并联系记者王文志进行核实。目前,王文志及程子龙人身安全,手机已退回。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事件进展,与记者及有关部门保持沟通,维护记者正当采访合法权益。
此前,总台央视记者在河北三河燕郊采访爆燃事故遇阻。
2024年3月13日7时54分,廊坊三河市燕郊镇发生一起爆燃事故,总台记者在去采访的过程中受到阻止。
据网传视频,总台记者杨海灵在爆燃事故的核心现场开展直播报道,她介绍了当地交通情况,在她继续说:“在现场网民能看到......”此时两名黑衣男子上前挡住镜头,中断了记者的直播连线采访。另一端网传视频现实,一名女士说:“我们三个央视记者被十几个人推搡......”
若网传视频为真,中国记协提出三个问题:
记者应该进行采访吗?
应该。如此重大的公共安全事故,民众都在期盼了解更多信息。记者用专业的镜头记录灾情实况、救援经过,可以最大程度回应民众关切,制止谣言传播。
记者是添乱吗?
不是。记者如实报道现场情况,冷静专业客观进行报道,遵守新闻伦理规范,能最大程度缓解公众焦虑、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在镜头被挡、进行调整后,记者还说“来自应急、消防和公安的力量正在介入……”
一纸通稿真能代替现场报道吗?
不能。若没有媒体记者,公众会怎样寻找答案?一是看官方发布的通稿,二是看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各种信息。但官方通稿不会面面俱到,互联网传信息易滋生谣言,媒体对信息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过后,有关政府除了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也要为记者采访提供便利,不能为了控制舆情,简单粗暴阻挠媒体记者正常履职。
正当采访是法律赋予记者的权利。今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总则第八条明确指出,“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做好新闻媒体服务引导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民法典第999条规定:“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也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尊重记者的正当采访权,正确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及时查明真相、查摆问题、堵住安全漏洞,是涉事企业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态度。而一味地瞒、堵,甚至采用暴力手段阻挠记者采访,不仅不会让企业的经营和事件的发展回到正轨,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等到捂不住的那一天,付出的代价只会更惨重。